隨著我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上月起在北京等試點城市正式展開,這項旨在拉動家電內需、推行廢舊家電環保處理的舉措引起了消費者的積極響應。其中,對廢舊家電的環保處理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我們的近鄰、全球電子消費品制造強國日本,則早在2001年就開始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對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廢舊家電回收利用體系。近日,記者赴日本實地考察了其廢舊家電回收體系,其中確實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想扔舊電器先交回收費
在日本,想要扔掉一件舊電器,人們考慮的不是它能賣多少錢,而是咨詢有關機構要繳納多少回收利用費。日本早在1998年就完成了對家電回收利用的立法,《家電回收利用法》從2001年4月正式開始實施,其中對電視、冰箱、洗衣機和空調四大類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有著嚴格規定。今年4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新頒布的《家電回收利用法和其他回收利用活動》中,又把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和衣物烘干機三類產品納入法規。根據法規,日本的家電制造商、銷售商和消費者在上述品類家電的回收利用過程中有嚴格的義務分工——家電制造商承擔對廢家電的回收利用義務,即建立或租用回收利用工廠;家電銷售商承擔對廢家電的收集和運送至回收工廠的義務;消費者則要承擔上述兩項措施的費用。
也正是因為消費者承擔回收費用的原則,與中國對于出手家中的廢舊家電還可以獲得一筆折舊費截然不同的是,日本消費者如果想丟棄一件舊電器反而是要先交一筆錢。這筆費用是由家電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回收利用廢舊家電過程中產生的實際成本厘定,并在公開渠道進行明示。這項收費每過一定時間就會根據新的成本狀況進行調整,當制造商或零售商的運營成本降低,這筆錢就會相應減少,反之則會提高。目前日本消費者平均每扔一件電器要支付的費用大約合150元人民幣。在日本,如果沒有交納回收利用費而隨意丟棄廢舊電器,是違法行為。
在扔廢舊電器之前,日本消費者必須先通過家電零售商或者郵局支付這筆費用,同時得到一張單據,只有將這張單據貼在舊電器上才能按照指定的日期和地點交給專業回收機構。回收機構同時會交給消費者一張帶有管理編號的“家電回收利用單”,如果消費者日后想知道自己的廢舊家電是否得到了適當的處理,可根據單據上記載的編號通過電話向家電回收利用中心進行確認。
■拆解工廠不靠國家補貼
被專業回收機構收回的廢舊電器會定時被運到專業的拆解工廠處理。目前在日本全國有大約50家這類專業工廠,其中不少是由幾家大型家電制造商聯合出資組建的。因為在日本,負責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是每個家電制造商的法定義務,因此這些在家電商場里互相是競爭對手的企業,在廢舊家電回收領域卻充分合作實現共享以降低成本。與中國的家電拆解工廠完全依靠政府補貼運營不同的是,日本的所有拆解工廠都是自負盈虧,其運營成本主要是由消費者交納的回收利用費負擔,另外從廢舊家電中拆解提取出可利用材質進行出售也是他們一部分收入來源,因此這類企業不僅不需要政府補貼,而且還能略有贏利。
位于日本兵庫縣的松下環保技術中心則是日本唯一由單獨一家企業建立的拆解工廠,這也是目前日本最大、最先進的廢舊家電拆解企業之一。松下環保技術中心成立于2001年,目前可處理的廢舊家電品種包括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和冷藏柜,年處理量約為70萬臺。由于對廢舊家電的拆解工序比較繁雜,因此在這座工廠里能看到的工人比新家電的制造工廠更多,自動化程度要低一些。其中對廢舊家電的一次拆解都要人工進行。目前這家工廠的工人大約有200人,有時旺季時工人要更多一些。由于今年以來日本政府推行了對購買節能家電實施補貼的刺激政策,今年以來日本家電消費有所回升,因此這里處理的廢舊家電也相應有所增多。
“可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廢舊家電,它們確實渾身都是寶!”在松下環保技術中心里,如今可以從一臺冰箱中可拆解出50%的鋼、40%的塑料;一臺空調可拆解出55%的鋼、17%的銅、11%的塑料、7%的鋁;一臺電視可拆解出57%的玻璃、23%的塑料、10%的鋼;一臺洗衣機可以拆解出53%的鋼、36%的塑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