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把皮球踢給了環保部門,應對不好,環保部門會很尷尬
需要首起判例當靶子,期待第一案的帶動效應
專家希望環保部做第一個吃螃蟹者
起訴紫金礦業須解決三個法律問題
本報記者郄建榮
11月2日,民間環保組織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就福建省環保廳行政處罰紫金礦業一事在向環境保護部提出申請復議的同時,建議環境保護部起訴紫金礦業。事實上,1個月前,北京的環境法學家也曾呼吁環境保護部起訴紫金礦業。令人遺憾的是,環境保護部沒有接招。
伴隨著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出臺的《關于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名環境法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汪勁認為,從司法層面上講,環保部門代表國家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的司法障礙已經不存在。
“無論是紫金礦業的污染問題,還是大連油污問題,環保部門以及海洋部門都可以提起訴訟。起不起訴就看他們的了。”11月3日,汪勁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環保部門應嘗試提起一個訴訟,同時他建議,環境保護部應以此為契機,盡快制定指導各級環保部門如何代表國家提起賠償訴訟的指導性規則。
環保部門怎么應對成焦點
今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其中最引人關注莫過于作出了“各級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環境保護行政部門代表國家提起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規定。汪勁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實際上從司法層面上解決了環保部門的訴訟主體資格問題。
以前,環保部門總是推說,因為他們起訴的主體資格缺乏法律規定,因此,環保部門無法理直氣壯地代表國家起訴污染行為并索賠。因此,環保部門不斷地呼吁,希望國家立法機關修改相關訴訟法律或者由司法部門出臺司法解釋,賦予其代表國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權力。
“這就好比踢皮球,以前是環保部門總說他們想起訴,但法院不會受理。而現在法院可以說,我已經告訴環保部門可以受理你的起訴了,如果你不來那就是你的事情了。法院現在又把皮球踢給了環保部門。”汪勁認為,眼下,環保部門敢不敢真的起訴成了問題的關鍵。
汪勁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意見》出臺后,環保部門應對不好會很尷尬。“《意見》出臺前,環保部門可以把不起訴的理由推給法院,公眾也都把矛頭指向法院,現在法院受理了,矛頭開始指向了環保部門。”汪勁說。
起訴可能面臨壓力是客觀現實
“環保部門代表國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障礙已經解除,對于老百姓和環保部門來說,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汪勁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但是,環保部門面臨的壓力也是客觀存在的。
汪勁認為,壓力可能會主要來源于各級黨政機關。他說,壓力不僅環保部門要面對,而且司法部門也需要面對。“盡管《意見》已經發布,但是,法院最終會不會受理起訴可能也要過有關黨政機關這一關。”汪勁這樣認為。
“事實上,如果真要起訴的話,法院和環保部門都存在著要向黨政領導匯報的問題。”汪勁說:“中國的法治有一個基本的組織原則,就是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以及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所以重大事項是由黨委決定的。按照這一原則,環保部門要向法院提起訴訟,首先必須要向有關同級黨政領導匯報;而法院受不受理也同樣需要向黨政領導匯報。”汪勁說:“如果黨政領導研究同意自然好辦;如果不同意,這個訴訟就會泡湯。”
汪勁認為:“福建省環保部門絕對沒有這個膽量起訴,它就是想起訴也得請示地方黨政領導。而黨政領導可能會說環保部都沒有動靜,你們急什么。”顯然汪勁對環保部門起訴紫金礦業并不持樂觀態度。
他擔心,環保部門“考慮到這些因素就可能不敢行使這一訴權。即使環保部門想起訴,但黨政機關不同意的話,環保部門不僅起訴不了,而且主管領導可能還會面臨政治上的困境。”汪勁吁吁,在對待環保部門代表國家提起公益訴訟的問題上,各級黨政機關應該多從法律后果上考慮問題,只要法律上允許的,就應該支持環保部門的訴訟。“這一點,廣東信宜市有關黨政領導支持信宜市政府起訴紫金礦業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鑒和推廣。”汪勁這樣認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