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多晶硅概念在本屆夏季達沃斯上再掀熱潮。不過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太陽能光伏發電電池板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售價大幅上漲,使得光伏成本壓力過大,而之前國家能源局第二批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曝出的過低中標價,讓許多民企吃不消。一些民營企業在達沃斯上直呼招標電價太低。
事實上,因國內需求有限,依靠國家政策起步的民營企業在2004年無奈赴海外發展,卻創出暴富神話。如今,中國光伏設備制造業已占全球40%的市場份額,但國內消納能力僅5%。國際市場不可能無限制擴張,民營企業迫切需要回歸國內市場。然而,在國內光伏市場剛剛啟動、產業政策趨于明確之際,如何破解成本居高不下、撞開光伏招標的資金以及其他無形門檻,成為現今要解決的問題。
特許招標
國家欲破光伏價格謎局
近日,裝機總容量達280兆瓦的國家能源局第二批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結果落槌定音,13個招標項目中最高中標電價為0.9907元/千瓦時,遠低于一年前的第一批招標。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場考試的考生并非手持答卷的‘國字頭’主角,而是打著‘民’字旗號的設備制造企業,因為光伏電價的最主要決定因素是光伏組件的價格。”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太陽能學會秘書長孟憲淦說。
太陽能被稱為地球上蘊藏最豐富的能源,據統計,人類所需要的能源總量大約為130億千瓦,地球上蘊含的風能、潮汐能總量不足100億千瓦,地熱能約120億千瓦,而太陽能總量約為120萬億千瓦。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獨立運行主要用于鄉村用電、道路照明領域,歐洲的“百萬屋頂”計劃是鼓勵普通居民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直接發電,也屬于獨立運行的范圍。并網運行是指將大規模光伏電站所生產的電力并入電網,經電網調節后再通過電網輸送給網內的電力用戶,這是我國一直力推的項目,也是本次招標的內容。
根據第二輪光伏特許權招標曝光的報價表顯示,所有項目的最低價均跌破1元/千瓦時,大部分投標企業的報價是0.6-0.8元/千瓦時,央企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更是兩次投出0.6101元/千瓦時的全場最低電價,這一價格逼近目前的內陸風電上網電價,低于去年1.09元/千瓦時的中標價水平。
對此,大部分民企表示“中標價格偏低”,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施正榮在此前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時更是用“很失望”表露出了對本次招標結果的不滿。然而,這樣的結果似乎早在國家能源局的意料之中。
“這樣的價格是企業自覺自愿的,不應受到過多的詬病。” 孟憲淦向本報記者透露,早在競標前,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就曾在各種會議上多次表示,光電價格太貴,即便降到1元/千瓦時還是太貴,七八毛才是合適價位。孟憲淦說,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一報價也并非現貨,而是約兩年后的期貨,2009年國內大批光伏企業曾發表“洛陽宣言”,稱在2012年把光電價格降到1元以下,從這個角度來看,1元以下的價格是符合預期的。
1元以下的低價造成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盡管國內光伏組件制造業起步較早,但是光伏發電產業從無到有僅經歷了一年時間,期間國家發改委雖多次出臺上網電價調整標準,但國內合理的上網電價究竟是多少,一直被認為是個無人知曉的謎局。
截至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公布了生物質能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只有光伏發電價格尚未形成標桿。
孟憲淦認為,目前國內的風電和光伏電力市場大幅度開啟的關鍵點就卡在上網電價上,一方面,以現行的上網電價計算,目前的價格補償機制難以承受更大規模的光伏建設,另一方面,成本和利潤的合理也是市場規范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所謂特許權招標,就是國家進行價格摸底的一個重要手段。2009年國家能源局對甘肅省敦煌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進行特許權招標。在該次招標中,雖然中廣核1.09元的“理性價位”成為贏家,但是由國投電力與英利綠色能源聯合體報出的被認為是“違反市場規則”的0.69元價格也被特批獲得了另一項目。國家對于從高到低的價格照單全收體現了價格摸底的意圖。
而本月初,在招標結果未公布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公開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本次招標維持最低價中標規則不變。史立山說,“國家通過第二批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也是想再試探一下,看這一次招標結果,如果電價能降下來,也比較合理,企業也能實現一定盈利,后續類似的大規模招標才有可能啟動,國內光伏產業發展才可能加快”。
“目前大家技術都差不多,決定誰能勝出的因素主要是價格。”史立山表示,中國太陽能光伏市場能不能打開,關鍵是看光伏電價能不能有所下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