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我想問關于重金屬的問題。近年來重金屬問題頻繁發生,面對這樣高發的污染事件,請問環保部有哪些打算和計劃?
吳曉青:近年來我國重金屬污染事件連續發生多起,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影響社會的穩定。國家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重金屬污染進行綜合整治。
吳曉青:環保保護部已經連續三年開展了以打擊金屬違法企業為重點的環保專項行動,2011年我們共檢查企業1萬多家,各地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近兩年全國已經關閉了1000余家重金屬污染嚴重的企業。可以說我們國家的重金屬污染防治正在逐步推進,重金屬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優化。
吳曉青:重金屬污染也有自己的特點,重金屬污染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期積累形成,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也需要有一個艱苦的過程。下一步環保部將繼續嚴格落實去年國務院已經出臺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
吳曉青:今年我們還將聯合國家八個部委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繼續對重金屬污染排放行業進行全方位的風險排查,嚴格落實各項防治措施要求,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一律停產整頓,甚至關閉企業。一旦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將對涉及的地方政府采取區域限批、約談、責任追究等嚴格措施,從根本上遏制重金屬污染事件的多發態勢?!?/p>
中國日報記者:有一個問題請問吳部長,您怎么看待國外的駐華使館對PM2.5進行監測和發布?今年以來環保部對PM2.5的治理有什么計劃?
吳曉青:第一,從技術上看,空氣質量的監測應符合有關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這涉及到監測點位的布設、監測人員的資質、分析方法的選擇以及監測設備選型等多種因素,并采取嚴格的數據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才能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吳曉青:第二,一個城市每天的空氣質量應該按照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由多個監測點位日均值、多項監測指標來對照標準進行綜合評價才具有代表性,這是包括國外的一些同行們都知道并遵循的原則。我國現在制定的新的空氣質量標準以及新的評價技術規范,與國際通行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是一致的。因此,簡單以PM2.5的日均值標準來評價小時的空氣質量的做法,不符合國際通行的相關技術規范,不僅不能反映該地區真實的空氣質量狀況,更不能反映整個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狀況?!?/p>
吳曉青:第三,按照新發布的技術規定,北京市將實時發布每個監測點位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六項污染物的濃度和空氣質量的分值數,監測結果會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吳曉青:還要說明的是,目前北京市布設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點已經覆蓋了外國駐華使館區域,應該能夠滿足包括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公眾了解北京空氣質量的需求。
中國青年報記者:剛才吳部長提到2/3的城市會不達標,對不達標的城市會不會有強制的減排時間表?北京市近期公布了達標方案,您怎么評價他們的達標方案?我注意到里邊提到要加強預警監督機制,以后五級以上的天氣是不是會實行預警?會實行怎樣的預警?
吳曉青:剛才說到有2/3的城市不能達標,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惡化,而是因為我們的標準加嚴、提高了。為了實現空氣質量早日達標,目前環保部正在抓緊做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我們正在組織編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從2011年—2015年,在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基礎上,重點解決PM2.5和臭氧等突出的區域大氣污染問題。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能源結構、實施多污染物等協同控制,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和機動車尾氣控制,有效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力求到2015年使一些重點區域城市的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標得到改善,PM2.5、臭氧等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另外一方面,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各地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城市達標的規劃,采取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努力改善空氣質量,降低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按期實現達標規劃。這是《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的要求。
吳曉青:環保部積極參與了北京市大氣污染與PM2.5為重點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下一步還會積極地配合北京市抓好各項治理措施的落實。
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記者:我從資料中看到,環保保護工作有一個轉變是從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向環境質量管理和風險防范轉變,是不是有一個近期防治和風險防范結合的態勢?近期防治我們會重點關注哪些行業?會有什么具體的舉措?風險防范又會重點關注哪些行業,會有什么樣的具體舉措?
吳曉青:污染防治始終是環境保護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務,“十二五”期間,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做好污染治理這項工作,是從中央到地方都要努力做好的一項工作。
吳曉青:我們在抓好污染治理的同時,要要特別關注多發環境事件的行業,比如重金屬行業。重金屬行業就是我們特別關注的,容易多發環境事件的行業。歸納起來可以說,污染減排是環境質量達標的基礎,質量標準達標是環保工作的目標任務,減少環境風險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些行業涉及到重金屬、石油化工等等行業?!?/p>
新京報記者:現在監測設備定的是哪種?國內的廠家有沒有能力生產這種設備?您剛才說我們國家要建1500個點位,總共投入是多少?現在有沒有存在地方上人為造成的數據失真的情況,如果有的話接下來怎么在監管上進一步加強?另外一個問題,北京市制定的措施有哪些經驗是值得在全國推廣的,有哪些是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不太適用的?剛才說2/3的城市可能不達標,有沒有一些模型,比如在現在全國大力治理的情況下多少年可以達標,最壞的情況需要多少年?
吳曉青:到去年底為止我們國家已經具備對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城市56個,有監測設備169臺/套,同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有50個城市。
吳曉青:PM2.5的監測方法剛才我已經介紹過,就是手工法和自動監測法,其中手工法是標準規定的基準方法,也就是說其他兩種自動監測方法都要和它進行比對和校正。無論是手工法還是自動監測方法,在技術上都是成熟的,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方法。
吳曉青:我們做了初步測算,在“十二五”期間,要建設近1500多個點位,前期需要的投入將超過20多億元,每年新增的費用也將超過1個億?!?/p>
吳曉青:包括北京市在內的一些地方治理PM2.5,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我們都會及時地進行總結,向全國推廣。比如近幾年來我們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總結出來的很好的經驗就是區域聯防聯控,這就是近幾年在地方開展大氣污染治理以及確保奧運會空氣質量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在全國都進行了推廣。
吳曉青:今天非常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和記者,我們做了很好的交流和互動,感謝你們對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關心、關注、理解和支持,下一步在新標準的實施中還要請媒體記者們繼續給予支持和關注?!?/p>
吳曉青:向記者朋友們透露一個情況,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空氣質量標準的修訂,我們又啟動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該標準的修訂是繼空氣標準修訂之后我們國家又一個大的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工作,希望繼續得到新聞媒體朋友的關注和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