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應對新挑戰
《中國投資》:隨著農村沼氣發展,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服務體系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等問題,您能否介紹一下,為何會出現這些新情況?
高俊才: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畜禽養殖方式的變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沼氣建設面臨一些新情況,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一)服務體系有待加強。近年來,隨著沼氣池數量的增加,使用不方便、產氣率低等問題也在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務體系不完善。雖然近兩年中央大幅度加大了對服務體系的支持力度,加強了硬件建設,但體制機制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二)大中型沼氣向農戶供氣率不高。一方面,地方有關部門和企業,要求建設大中型沼氣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已建的大中型沼氣,大部分是為了解決自用能源,向農戶供氣率不高,有的甚至把沼氣排入空中,既浪費能源,又污染空氣。
(三)扶持政策有待完善。近年來,中央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標準,但一些地方安排的沼氣資金較少,或者地方安排的資金沒有與中央資金配套使用,僅靠中央補助的資金,一些經濟上較為困難的群眾建不起沼氣池。
(四)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推廣不夠。與沼氣技術先進的國家相比,我國還有較大差距,平均池容產氣率低,提純壓縮技術落后,沼氣用途也有待拓展。同時,為提高低溫情況下的產氣率,在工藝技術和低溫菌種等方面也還要加大研發和推廣力度。
《中國投資》:對解決這些問題,您有何建議?
高俊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要求,“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蓄積量,增強固碳能力”“加強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公路、沼氣建設”“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沼氣建設對于落實上述要求,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十二五”期間,應該按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沼氣工程建設和管理力度,使沼氣工程在規模和管理上再上新臺階,發揮更多更好的效益。
(一)進一步增強對沼氣認識。認識決定行動。今后應在總結國內外經驗基礎上,通過加強宣傳、報道等,使更多的單位、更多的人,進一步增強對發展沼氣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加對有關情況及常識的了解和重視。
(二)在有關規劃和計劃中,應把沼氣工程作為農村能源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國家和地方科學編制《農村沼氣“十二五”建設規劃》以及實施方案,對發展目標、建設重點和保障措施等加以明確。在出臺扶持政策和安排項目資金時給予傾斜。
(三)進一步加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戶用沼氣鞏固率和利用率。2007年以來累計安排中央投資20多億元,用于購買進出料車和維修設備等,今后,在規劃和計劃中,應優先安排沼氣服務體系建設。抓緊健全縣、鄉、村3級沼氣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機制,推廣“全托式”和建管用“一條龍”等成功的服務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推廣服務體系市場化運營,或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安全、方便、優質、高效的服務。同時,加強對沼氣用戶使用知識培訓,提高群眾的技術素質,及時排查解決問題。
(四)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建立激勵機制。一是中央有關部門與地方加強協商配合,使多渠道的資金統籌安排,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困難群眾的支持力度。二是根據物價上漲和資金可能等因素,多級政府逐步提高補助標準,同時調動農民增加投入的積極性。三是建立農村沼氣建設和使用考核評價體系,把資金安排與完成情況、考核情況掛鉤,進一步提高政府資金的綜合效益和農民滿意度。四是發展“產業沼氣”,鼓勵和引導企業,在沼氣建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引進、研發先進實用技術,特別是提純壓縮和管道輸送、氣罐使用等技術,拓展沼氣產品用途。
(五)進一步優化沼氣發展結構,提高大中型沼氣向農戶的供氣率和沼渣沼液的利用率。根據養殖業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趨勢,在繼續支持戶用和聯戶沼氣池建設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對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和秸稈沼氣項目的支持力度,并解決好供氣、用氣雙方的關系,提高大中型沼氣的產氣率、向農戶的供氣率和沼渣沼液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率。
(六)進一步提高沼氣發展的科技含量。為了加強沼氣技術的研發能力和試點示范,2010年啟動了科技支撐項目,專項安排資金,主要用于提高產氣率、擴大沼氣應用范圍、提高沼氣利用效益等方面的建設。同時,今后應更多地跟蹤了解和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從國情出發,進一步加快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研發,對效果好、成本低、方便實用的技術,要加大推廣力度,不斷推進沼氣產品更新換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