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空調按節能性分為五級、冰箱分為六級一樣,汽車也將使用燃料消耗量標識節能性。主導了整個新品上市各環節的工信部本周起正式就《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下簡稱《標示管理》)向各方征求意見,統一檢測的油耗數據將成為汽車廠商在國內銷售車輛必備的公示數據之一,此舉意味著廠家、經銷商和消費者爭議多年的轎車、SUV和MPV油耗標示,終于將“有規可依”,汽車油耗多少也不再由廠家隨口說了算。根據管理規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示,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業內專家對工信部此舉好評如潮。有汽車分析師指出,國家提倡節能減排的大形勢下,國家提高了節能環保車型的門檻,設定一個標準規范,逼迫著廠家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提升技術,改造發動機。長遠看,對于消費者是有利的。同時也將提升自主品牌的質量,助推其盡早走出國門。
新規說辭
各級別車的油耗標識自此“有規可依”
規定指出,已獲得汽車產品生產許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或已獲得汽車產品進口許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汽車生產企業和進口汽車經銷商,應按照GB22757-2008《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要求,對其進口或新生產并在中國境內銷售的、能夠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噸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輛的燃料消耗量進行標示。汽車生產企業或進口汽車經銷商應保證其汽車產品在銷售時都必須粘貼有《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
標示范圍特別提到能源種類———汽油與柴油,而且是總質量不超過3.5噸的乘用與輕型商用車,這也就大致框定了車型類別,主打的是微面、轎車、SUV、MPV等家庭、企業商務主導車型。換句話說,各級別車的油耗標識從此有規可依。
專家解讀
按照單位油耗來測算是一進步
賈新光(汽車行業分析師):國家出臺的汽車工業振興規劃中有一個缺陷,鼓勵節能環保車型卻沒有一個標準。1.6L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容易形成誤導,小排量就一定節能。其實不然,國外的標準是針對不同噸位的車有一個共同油耗標準。所以,不再以排量來定節油與否,而是按照單位油耗來測算。工信部起草的該方案,對于討論中的汽車工業振興規劃政策怎么變,可能是一個苗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