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撐專項推動沼氣創新
《中國投資》:您能否介紹一下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啟動的農村沼氣科技支撐項目的情況?
高俊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多次聯合到地方調研,認真總結近年來沼氣項目實施情況,研究分析當前農村沼氣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科技創新的薄弱環節。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和農業部計劃司、科教司聯合在北京召開農村沼氣科技創新專家座談會,研究分析農村沼氣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探討當前農村沼氣發展中急需解決的科技創新問題,研究提出了加強沼氣科技創新的思路和需要突破的重大關鍵技術。專家們一致認為,國家支持開展沼氣科技支撐項目建設是提升沼氣科技創新能力、保障農村沼氣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會議明確了科技支撐項目的主攻方向、安排原則、申報條件和有關要求等,并進行了部署。
專家座談會后,根據申報要求,有20多家沼氣科研單位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報來了科技支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中介機構兩輪評審,從中選出8個備選項目。在此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有關司又對備選項目進行了認真研究,專門聽取項目單位的匯報,從中選出4個針對性強、易見效、能推廣而且前期準備工作做得好、兼有區域代表性的項目,以使入選項目既能解決當前沼氣科技創新的瓶頸問題,又能較快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
在項目前期工作深度達到要求的條件下,國家在2010年農村沼氣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安排3161萬元,支持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這4家農村沼氣科研實力強、積極性高的單位承擔沼氣科技支撐項目建設。
沼氣科技研發基地建設項目,主要是改造沼氣科學研究所能源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建設大中型沼氣標準化裝備的中試基地。通過項目建設,一是提高各種類型尤其是大中型沼氣工程的發酵水平;二是探索實現我國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產裝備標準化、工藝參數科學化的途徑;三是在沼氣池型、菌劑、設備、技術等方面創新。項目實施將力爭縮小我國大中型沼氣工程在技術裝備、工程設計和池容產氣率等方面與德國等國家差距。
產業沼氣工程平臺建設項目,主要是根據我國大型沼氣工程迅速發展的形勢,建設產業沼氣(也稱“生物天然氣”)高效生產和高值利用的中試工程基地,為開發大中型沼氣工程快速、大量、連續產氣和沼氣凈化、提純、壓縮等關鍵環節提供硬件和技術支撐。通過項目建設,解決沼氣工業化生產的瓶頸問題,使沼氣能向天然氣和液化氣一樣,由管道和氣罐(瓶)輸送和裝運,并可當作車用燃料方便地使用。
西北地區農村沼氣科技創新與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主要是針對戶用沼氣和中小型沼氣工程,解決多原料混合發酵、沼氣池易結殼、季節產氣差異較大、脫硫效果較差等問題。通過改造沼氣發酵與利用實驗室、配置儀器設備,開發沼氣池自動破殼裝置、高效脫硫裝置、雙級太陽能保溫技術、易于推廣的新型沼氣池等,提高戶用沼氣和中小型沼氣工程的產氣率和綜合利用水平。
東北地區農村沼氣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主要是針對東北地區冬季寒冷漫長的特點,低溫不僅制約沼氣的正常產氣,甚至影響部分沼氣池的安全過冬。通過項目建設,改善實驗條件,多為東北高寒地區開發孵化出沼氣增溫保溫的實用技術,改善沼氣發酵環境,使東北地區沼氣使用時間和平均產氣率大大增加。
目前,農村沼氣科技支撐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3161萬元已經下達。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農業部也將進一步對項目開展實地調研,及時了解掌握項目進展情況,確保國家投資發揮最大效益,使項目在農村沼氣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廣方面切實發揮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