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改革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種透明的價格機制,讓終端消費者能夠明白國內價格以及天然氣資源的國際價格是如何進行調整的,會減少很多社會輿論壓力。”林伯強表示。隨著進口天然氣量的逐年增加,在增量氣的權重增大后,國內天然氣價格就會呈現緩慢上漲的趨勢,這一方面能夠更真實地體現該資源的國際價格,同時也能夠讓用戶形成更為合理的消費模式,很好地減少天然氣浪費。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天然氣價格的提高,國內煤制天然氣也將得到極大的發展。這將極大補充天然氣的來源。
據測算,煤制天然氣項目在天然氣價格出廠價高于1.6元/立方米時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按照進口天然氣增量的逐年增加,天然氣出廠價在幾年后就將達到1.6元/立方米。
記者從業內分析機構獲悉,我國目前擬在建的煤制天然氣項目達到15個,如果這些項目在2020年以前全部建成,則將為我國增加超過2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在2008年國內的天然氣需求量為778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將大大緩解我國天然氣緊缺的局面,降低我國對進口天然氣的需求。
名詞解釋:
綜合門站價是各省實行統一門站價,由各省存量氣(2009年)氣價和增量氣(2010年以后新增用量)氣價兩部分加權平均確定綜合門站上限價格,同時天然氣的價格將根據國際油價、國內LPG、汽油和柴油出廠價變化幅度調整(權重各占25%)。
相關鏈接
2008年,中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3.8%。根據國家發改委在《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這個數字在2010年將達到5.3%,遠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
今后10年是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天然氣需求量年均增長量將超過100億立方米。因為國產天然氣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從2006年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運營開始,中國開始了大規模進口天然氣的時代。
2008年,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為775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44億立方米,約占天然氣消費總量的5.57%。2009年11月,國內“氣荒”導致液化天然氣緊急進口。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進口液化天然氣由10月的433946噸增至588439噸,同比增長近35%。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