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不小:新機制有望解決三大頑疾
“該方案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的三大問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一方面確定了一省一個綜合價,而且是上限價,也就是終端價不能高于每省制定的綜合價。這就很好地解決了之前一省多價的局面。
此外,提出了按照存量氣價和增量氣價來加權平均計算,很好地處理了進口氣與國產氣價格的矛盾,減少了高價進口氣價格對國內價格造成的沖擊。
林伯強表示,新增氣很大部分都將是高價的進口天然氣,但我國每年新增天然氣的比重大概在10%左右,因為新增氣的權重不高,通過與比重占到90%的存量天然氣加權平均后,國內最終的天然氣出廠價不會漲太多。
而另一方面,該價格機制把天然氣與石油價格掛上鉤,能夠促進天然氣資源的合理利用。
據了解,在同等熱值的前提下,天然氣比煤炭、石油的價格都低,而且排放和污染更少。目前國內許多工業用戶都更鐘情于用便宜的天然氣。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認為該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面對資源稀缺和市場過度膨脹的情況,目前的價格還是偏低。此外因為天然氣有幾個價格主體,所以天然氣與石油的聯動也會很慢,很難達到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原油的聯動頻率”。
意義深遠:促進天然氣可持續利用
董秀成對記者表示,這個天然氣價格方案比較合理,一方面把價格機制理順了,另一方面對于居民用氣的影響不會太大。而最重要的是該機制將推動國內合理地利用天然氣,促進天然氣的可持續利用。
董秀成認為,按照價格改革方案,受益最大的將是天然氣上游的生產商。但是由于價格上漲的幅度并不會太大,所以對用戶的沖擊不會太大。
林伯強則表示,該方案肯定還會對民用天然氣以及農業用氣進行補貼,會將天然氣提價對居民的影響限制到最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