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將從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產業、毫不松懈地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充分發揮環評制度的宏觀調控作用、切實解決城鎮環境問題等方面,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路。
據證券日報報道,近日,在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北京大學和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擴大國內需求和堅定不移地推進環境保護,必將帶來“產業結構調整、消費水平升級、環境問題轉型”。為此,環保部將從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產業、毫不松懈地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充分發揮環評制度的宏觀調控作用、切實解決城鎮環境問題等方面,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路。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傳統工業文明的弊端日益顯現。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環境壓力繼續加大。環保問題已成為影響和制約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關鍵問題。
生態、節能、環保是中國經濟轉型的突破口,節能環保類上市公司是經濟轉型階段中最值得提前布局的一個板塊。
由此看來,環保產業必將帶動涉及諸如大氣環保設備、污水處理、固廢處理、風電、核能、太陽能、林業、新能源汽車等八大行業的上市公司更快更好的發展。
大氣環保設備 值得提前布局
根據國務院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到2010年,中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化學需氧量(COD)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
高能耗和高污染代價將迫使中國經濟轉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的環保支出占GDP的比率將進入10年以上的上升期,給環保類公司帶來持續成長機會。因此,相關治理大氣環保設備的公司有望獲得政策支持,成為下一個投資焦點。其中,龍凈環保、山大華特、菲達環保、同方股份、新雅達、浙大網新等個股值得關注。
污水處理 盈利前景有望改善
今年以來,我國城市水價已經呈現“普漲”趨勢。多個城市已經出臺或擬出臺政策上調水價,其中,污水處理在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的環境下,污水處理費也具有很強的上漲動力。
就水務產業鏈來看,水價由“水資源費”、“原水費”“自來水費”、“污水處理費”和“中水費”構成。其中水資源費需上交國家,自來水費對應自來水生產企業的收入,污水處理費由政府的污水基金收取,污水處理企業再向污水基金收取污水處理費,污水經深度處理后可產生中水,主要用于綠化或清潔,目前中水產業規模還很小。
根據中國水網的研究報告,從2000年以來,我國水價一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08年全國36個重點城市的平均供水價格為1.63元/立方米,較2000年平均供水價格上漲了0.55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增長幅度更大,從0.25元/立方米增長到0.70元/立方米。
我國污水處理市場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CAGR: 26.4%),對應2010年市場容量接近300億元。
污水處理運營商將在收費提升中實現盈利改善。不同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在當前和未來的污水處理費都難以趨同,因此在政府提升污水處理費的大背景下,運營企業受益幅度仍將呈現明顯的差異化,但總體而言,由于折舊占據了污水處理運營企業運營成本的5至6成,傳統的BOT運營模式下污水處理運營企業盈利能力對污水處理費的敏感度極高。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首創股份、南海發展、創業環保、洪城股份、武漢控股、中原環保、錢江水利、城投控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