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開始回暖與復蘇,中國乳業也在金融危機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成長,相信大家對中國乳業的全面復興都有目共睹。”4月16日,剛剛參加完2010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蒙牛總裁楊文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這次以“綠色復蘇,亞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為主題的博鰲論壇上,蒙牛特侖蘇再次成為唯一指定乳品,這是其連續四年當選博鰲論壇唯一指定乳品。
“金融危機對進出口貿易等涉外行業沖擊較大,對牛奶等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特別是中國乳業,由于行業重心在國內市場,加上國家和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將金融危機的影響減到了最小。”楊文俊說。
他強調:“去年年底,全球的經濟開始回暖,中國乳品行業在大背景下開始了全面復興,無論是在對奶源建設的重視上,還是在各種新產品的研發上,都在經歷著蛻變與升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副院長籍保平預測:“2010年食品行業需求會超過20%,整個乳業會徹底回來,它應該也有一個相對不錯的增長。”
“從這兩年的乳業發展趨勢來看,中國乳業未來幾年的市場上升空間很大。”楊文俊稱。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以綠色為風向標,中國乳業獲得了浴火重生般的復興。
升級與普及兩種狀態并存
來自麥肯錫公司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大乳品市場,2010年中國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聯合國聯農組織項目官員戴衛東也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乳制品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乳業目前是升級與普及兩種狀態并存。”楊文俊介紹說,“除了不斷開拓行業藍海,引領乳業升級之外,蒙牛同樣擔負著乳制品普及重任。”
蒙牛乳業集團成立于1999年,這家剛剛進行過十歲慶典的年輕乳企經歷了西部大開發完整的十年歷程。
以前,中國是貧奶國家,奶源分布不均衡,盛產牛奶的內蒙古等地,盡管有大量牛奶,由于牛奶保質期短而無法運達全國各地。2000年,蒙牛生產出中國第一包利樂枕牛奶,從此開啟了中國乳業“西奶東送”的序幕。
超高溫(UHT)瞬間滅菌技術解決了液體乳運輸、儲存、保鮮難的問題,使牛奶的生產與消費不受地域限制,讓內蒙古“奶倉”的牛奶流向全中國。
2001年,當時尚處于襁褓時期的蒙牛率先倡導將內蒙古建設成為“中國乳都”,將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今走進蒙牛總部所在地和林格爾,這座十年前還是受風沙威脅的國家貧困縣,已經草木蒼翠猶如塞上江南,蛻變成西部百強縣。
如今,蒙牛也已經從中國乳業第1116位躍居為第一位;2009年,蒙牛作為中國唯一一家乳企更成功躋身世界乳業二十強。
今年3月20日,國家統計局所屬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發布了2009年度市場銷量數據,在這份被稱作中國經濟“綠色GDP”的行業報告中,蒙牛再度蟬聯總銷量冠軍。
業內專家認為,以蒙牛為代表的民族乳企,憑借優良的產品品質、優秀的奶源基地、不斷完善的產品矩陣和創新的綠色產業鏈,贏得消費者認可,才有了市場這份漂亮的“綠色”成績單。它不僅顯示乳業整體回暖,更意味著低碳為潮流的中國新經濟秩序中,綠色企業已占據主流的通道。
今年3月,就在蒙牛蟬聯銷量冠軍消息公布的同時,歷時1月、走訪87城市并引入社會公眾評價機制得出的“中國質量萬里行優秀會員單位”名單上,蒙牛也以“唯一乳品企業”的身份入選。
“對于乳品企業來說,從源頭到全產業鏈都不能有半點馬虎,這是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我們評選優秀會員單位的考核標準。”中國質量萬里行論壇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