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在來勢兇猛的全球性產業低迷中獨善其身的中國汽車業正摩拳擦掌,準備在清潔低排汽車領域大干一場,希望借助環保這股東風躋身全球汽車行業的前列.
從業界巨頭上海汽車到後起之秀吉利汽車,中國的本土汽車廠商將在本周開幕的北京汽車展上推出一系列新款綠色汽車,其中包括一些新潮概念車型.
“環保節能汽車差不多就是未來的金礦,所有廠商對此都垂涎三尺.”科爾尼(中國)董事戴加輝(Stephen Dyer)說.
“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廠商目前都有正在進行的開發計劃.一些企業也許更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動機,但顯然也有一些廠商是非常認真的,這些計劃需要大量投資和雄厚的研發力量來支持.”
行業分析師認為,像上汽這樣擁有政府資金支持的大型汽車集團,有可能脫穎而出,同時那些民營廠商中的佼佼者,譬如巴菲特持股的比亞迪,在開發海外市場的過程中也可能成為領先者.
但在中國,低排放新能源汽車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環保汽車,日本豐田汽車的普銳斯(Prius)去年在中國的銷量僅300輛.
“坦率地說,要說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現在或即將在中國或全球其他地方迎來較大的客戶需求,這還有點為時過早.”A.T. Kearney的Dyer說.
“在中國,這方面的障礙可能更大.因為中國的多數消費者都是首次購買汽車,美國人購買環保節能汽車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或理性方面的考慮,與之相比,中國的消費者更加實際一些.”
縮小技術差距
不過,仍有很多公司對電動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的未來押下大賭注,出產自中國的這類車型預計將奪取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上汽集團向綠色汽車領域投資了60億元人民幣,此次車展上,上汽將展示其自主研發的電動車E1以及其它款混和動力車.上汽制造的混和動力車榮威(Roewe)750轎車將在今年後期投入量產,之後將在2012年量產插電車型榮威550和E1.
另一家國有大型車企--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BAIC)去年11月推出BE701電動車,該公司正在北京郊區籌備耗資22.8億元人民幣的生產基地,產能可達5萬輛電動車和10萬輛混合動力車.
“本土與海外車企仍存在技術差距,但這只是相對而言,中國企業并沒有落後太多,他們有機會迎頭趕上,”J.D. Power的資深分析師Mervin Guo稱.
其他行業觀察人士指出,戴姆勒與比亞迪結盟體現了業內對中國企業影響力上升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