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與比亞迪的合作關系是彼此平等的,這與早期的其它合作不同,當時本土車企傾向于高度依賴海外合作企業的技術.”華泰證券分析師陳亮稱.
然而,中國車企仍是缺乏歷練的新手,產品質量口碑不夠好,外界會時不時批評他們的不足.
"中國汽車商將會研發一些低成本的電動車,不會具備西方國家生產的同類汽車的所有性能特點,“通用汽車中國分公司總裁暨董事總經理甘文維(Kevin Wale)對路透記者表示."生產的電動車類型會有很大不同."
通用汽車將于2011年在中國銷售Chevy Volt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今年後期將在北美首推此款車型。
尚未出現大規模市場需求
外國汽車制造商不斷試水中國混合動力和電動車市場,但大多謹慎為之,因一些先行的混合動力車型遇冷,其中包括豐田的普銳斯(Prius)、通用的別克君越(Buick Lacrosse)和本田思域(Civic).
一輛在中國生產的普銳斯造價高達4.1萬美元,幾乎趕上大得多的凱美瑞(Camry),這使得中國買家難以接受,中國消費者仍青睞大型車.
據本田官方數據,進口思域的年度銷量僅為幾百輛,本田把這歸咎于高達近4萬美元的標價和得不到政府激勵計劃的支持.
“混合動力等綠色汽車價格不菲.沒有政府補貼,市場不會有起色,”一位要求匿名的本田官員稱.
一些外國制造商亦在進行大筆投資前,謹慎觀察政府批準哪些技術.
除了價格過高,缺乏行業標準化和基礎設施網絡亦是發展插電型汽車的主要障礙.
在比亞迪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F3DM的深圳,去年末僅有三個充電站.
而且,這些設施由中國一家主要國有電力公司建設,對日產Leaf等其他同業來說是禁區.
日產中國投資(Nissan China Investment)的副總裁Tsunehiko Nakagawa稱,“在這些充電站不能給Leaf充電,因充電器不兼容.我們在深圳銷售Leaf的話必須建自己的充電站.”
他稱,“我們正在與當地政府和其他日本汽車制造商研究此事.我們希望確保新建設的充電設施至少可以共享。”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