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建筑:成本每平米增加200—250元 多花的錢幾年內省回來
外觀奪目的玻璃幕墻曾經風靡一時,它的能耗卻是水泥外維護的2—3倍;落地窗、大飄窗曾經是不少樓盤引以為榮的賣點,房間通透了,景觀宜人了,但高能耗卻也讓購房者們付出了很高的代價。
建筑節能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市民最關心的節能建筑成本問題又如何?7月30日,無錫市政府召開建筑節能示范項目工作現場會,讓我們近距離地感受建筑節能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住宅穿“棉襖”:冬暖夏涼
“室內溫度恒定保持在20—26攝氏度、濕度常年維持在30—70%,24小時持續置換新風……”這是無錫朗詩未來之家7月30日向來賓們“秀”出的環保節能技術。作為無錫首個科技住宅,朗詩力爭達到建筑節能80%的目標,遠遠高出國家規定的65%的標準。
據工作人員介紹,朗詩的房子外墻都穿了一層厚厚的“棉襖”,厚達7厘米的高性能保溫板,只需要少量的冷或熱量就能為住戶營造出“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窗戶則全部采用中空并有特殊涂層的節能窗,有效地阻隔室外的冷熱。最特別的是地源熱技術系統,通過在土壤中埋設垂直管路,直接從淺層常溫土壤提取能量,供室內使用。
開發商使用了這么多節能材料到底會增加多少建筑成本呢?“每平米增加的成本在200—250元左右,百姓完全可以接受。”銀城房產山語銀城項目有關負責人說,他們在雨水回收這一方面進行了測算,使用該系統的6000平方米水體一個月就能循環1次,每個月節約1萬噸水,扣去電費,1個月就能少花2萬元。也就是說,雖然節能建筑稍微提高了成本,但卻節約了大量能耗,對于購房者來說,在土建成本上多花的錢,完全可以花幾年時間從電費中省回來,而且隨之而來的是居住品質的大幅提升。
光伏大樓:買電也賣電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儲量大、運行成本低、不消耗化石能源、無污染物排放、無地域限制和能源質量高的優勢。隨著能源短缺的日趨嚴重,在建筑領域及高層建筑中推廣太陽能,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重點。
位于無錫新區的尚德光伏研發中心大樓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太陽能建筑,大樓建筑外立面安裝有1萬多平方米的太陽能建筑光伏一體化材料,所采集的太陽能將作為建筑日常運轉的主要能源。
據工作人員介紹,大樓裝有兩個電表,一個“買電表”,一個“賣電表”,研發大樓與無錫供電網形成“互聯、互通、互補”的關系。當連續陰雨天,幕墻產生的電能無法滿足大樓所需時,就向供電部門買電;陽光燦爛的周末,大樓產生的電能過剩時,就把電賣給供電部門。加之集成應用多種建筑節能技術,整棟建筑成為我國第一座零能耗功能型生態建筑。
有資料顯示,我國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調等)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調,占到20%,而光伏屋頂計劃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重要途徑。據初步測算,目前我市擁有各類建筑屋頂面積約8650萬平方米,按照20%用于光伏發電,預計可用于光伏發電的屋頂面積約685萬平方米、居住建筑屋頂面積約815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應用已成為無錫新能源推廣應用的主要方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