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城市效果初顯
事實上,2012 年是“十城千輛示范工程項目”的收官之年,目前實施情況較好的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在華創證券行業分析師看來,2012 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能進入一個快速增長階段。
據合肥市科技局監察室主任戴兵向記者介紹,合肥市是試點城市之一,從2009年6月份開始示范運營。
“2010年底運營新能源客車181輛,將近示范運營里程540萬公里,單車行駛里程將近10萬公里,平均單車百公里耗電在110公里左右,千公里的故障率0.94左右,基本上和中等車是相當的;在2010年底,純電動轎車運營585輛,累計運營里程將近450萬公里,單車的最大行駛里程將近3萬公里,故障率基本上與中等車相當,在城市路況下110公里左右。”戴兵表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肥一共建了5座大型充電站,充電樁建了525個,主要分布在一些廠區。
據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何秀林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作為全國首批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五個試點城市之一的杭州,電動汽車發展始終處在全國前列。
杭州模式的創新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能源供給模式,其次,杭州是全國規模運用換電模式的第一個城市,截至去年底,杭州市換電模式的純電動汽車已達到200多輛。私人購買的車輛達到90輛。
而據深圳發改委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截至目前,深圳累計運營新能源汽車3035輛。
城際間的電動車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據介紹,就在上周末,蘇滬杭電動汽車完成互通測試,往返全程236公里。中國第一個跨省區電動汽車城際互聯工程——蘇滬杭電動汽車互聯工程完成了全面正式運行前的全面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電動汽車往返全程236公里耗時約3小時30分鐘,最高時速約為每小時80公里。當月,3輛試運行車測試途經滬寧高速和蘇嘉杭高速,途中停靠蘇州陽澄湖換電站、白洋湖換電站(東站和西站)及浙江新塍服務區4個高速公路換電站,月內運營里程數共計2678公里。
從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來看,各地發展小型電動車的勢頭更足。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看來,我國已經具備發展小型電動車基礎:廣東、山東、浙江這些省研制了實用小型電動車,3萬塊錢左右,產品已經出口。只要正式放開,即可形成可觀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的發展,帶動的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的發展;同時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產業,兩萬多個經銷商,構成了遍布全國的廢舊電池有償回收網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