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標準會拖垮行業?
脫硝電價補貼和提上網電價已緩電廠資金壓力。
《21世紀》:新標準要求所有的老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都需要在2014年7月1日達到100毫克/立方米,也意味著3年內完成現有6億火電裝機的改造,您如何看待這個進度?對于這樣一個工程,除了脫硝補貼政策,還會有哪些后續的政策行動推進這個進度?
王開宇:首先,新發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需要在“十二五”進行脫硝改造的燃煤發電機組約為4億千瓦,占全國火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的56.8%。
其次,燃煤發電機組加裝煙氣脫硝設施已經納入國家重點工作領域, 2011年9月1日頒布實施的《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發〔2011〕26號)明確要求現役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加裝脫硝設施。
為確保脫硝改造工程順利推進,除脫硝電價支持外,環境保護部已依照國務院授權與各地政府和重點企業簽訂了《“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落實工作任務、時間進度安排;財政、稅收、金融方面也將在“十一五”類似政策基礎上加大對脫硝改造的支持力度,如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環保專項資金等渠道提供支持,加大各類金融機構對減排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對于制造脫硝設施和原料的產業實行稅收優惠等。
《21世紀》:從目前和媒體報道來看,電力企業對這個政策的抱怨普遍比較大,并且集中在老機組改造上。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此苛刻的標準可能會拖垮這個行業。
王開宇:新標準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為此需要加大環保投入,由此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縮小,企業對此發出抱怨可以理解。然而正如前面所說,綜合考慮我國大氣環境形勢、火電行業發展態勢、相關清潔生產和污染治理技術發展水平,電力行業付出更多努力,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是必須的。對老機組改造,國家既通過發布新標準、簽訂責任書等方式提出了嚴格要求,又通過脫硝電價和財政、金融、稅收手段給予支持,從各種途徑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對北京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安裝并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發電企業開展脫硝電價試點,標準暫按每千瓦時0.8分錢執行。同時,在去年11月底提高了燃煤電廠的上網電價。這兩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電力行業存在的資金壓力。
對排污權交易負影響?
不會出現電廠完成任務都很難,沒有富余指標去交易的問題。
《21世紀》:新標準對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也大大提高,從電力行業的反饋來看,認為這一標準很嚴格,完成較難,那么這么嚴格的目標會對即將開展的排污權交易產生哪些影響?會不會出現電廠完成任務都很難,而沒有富余指標去交易的問題?
王開宇:我們在設計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政策時已經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
新標準的實施對排污權交易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二氧化硫可交易量收窄,價格上升,部分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面臨機組淘汰。二氧化硫排放低的企業和淘汰掉的超標排放小火電機組將有富余二氧化硫指標進入市場交易,新建機組也可采用鍋爐容量大、能效高并安裝高效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使二氧化硫排放量盡可能低,富余出二氧化硫交易量。這正是國家鼓勵的方向,不會出現電廠完成任務都很難,沒有富余指標去交易的問題。
《21世紀》:我們注意到了新標準里增加了汞及其化合物的指標,并且提出這個指標是可以通過除塵、脫硫和脫硝的協同控制效應達到。那么未來是否會收緊汞的指標?這將會對火電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王開宇:汞對人體危害嚴重。從國際經驗來看,汞排放控制勢在必行,歐美等發達國家也一直在堅持推行燃煤電廠的汞排放標準。我國高度重視大氣汞污染防治工作。
為落實汞污染防治工作,環保部正開展燃煤電廠大氣汞污染控制試點,試點結束后,在汞排放總量、控制技術和經濟成本等全面掌握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汞的排放指標。
高汞煤脫除汞的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發達國家為控制汞污染曾采用各種方式禁止高汞煤使用。我國多數企業使用低汞煤,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設置汞排放的指標,火電廠通過基于除塵、脫硫和脫硝組合技術的協同控制將在不額外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達標,但使用高汞煤的企業成本將顯著增加。因此,新標準有利于引導火電企業選擇低汞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