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太陽能研究中心陳諾夫、張漢認為,目前制約光伏電站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電價過高和電網穩定性。光伏系統費用主要有四部分構成:一是土建及共用設施成本,包括土地征地費、公用設施及其他建設費用;二是發電設施成本,包括電池組件、支架、接線箱等設備;三是輸變電設施成本,包括升壓變壓器、斷路器、避雷器、互感器和線路等;四是數據采集、通訊系統、配套設施及工程項目費用。
“多晶硅組件240W最新報價約為8.8元/W,除組件外其他成本估算為6.2元/W,所以光伏發電系統總成本15元/W。”陳諾夫說。華北電力大學太陽能研究中心根據我國目前太陽能光伏系統現狀分析得出,目前10MWp多晶硅光伏系統價格為15元/W,年華收益率為10.66%,約7.92年收回投資成本,之后12年完全進入盈利期。如果按照資金一年期6.65%貸款利率,回收期大約為12年,之后8年進入穩定盈利期。
陳諾夫認為,在上網電價為1元/度情況下,當光伏系統成本降到9元/W時(事實上現在國家金太陽工程給予的補助使廠家已經達到這一成本),回收期僅僅需要8年,而年化收益率則達到20%以上,將大大促進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此外,美國和德國分別預測2015年、2017年當地光伏發電成本將與常規發電成本相交,此后光伏發電將占據成本和市場優勢。
企業關注上網電價政策延續性
國家發改委在公布光伏上網電價細則時曾表示,今后將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在本屆光電高峰論壇上,與會企業也更加關注全國統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延續性及細化方向。
與會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全國光伏上網電價“一刀切”做法給予了東西部光電企業不同感受,東部地區光電一元價格將使得企業內部收益率極低。蘇州阿特斯公司負責人認為,西部地區多為荒漠、建設成本低,且太陽能資源豐富。而東部地區土地緊張、日照不足、人工成本高,“一刀切補貼電價顯然更有利于西部企業。”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許瑞林認為,地方政府補貼將成為東部光電企業發展重要動力,2009年《江蘇省光伏發電推進意見》出臺以后,當年新增安裝容量26MW,相當于2008年以前總安裝量的10倍。 “江蘇省政府出臺的推進意見在國內外影響較大,對江蘇省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設起到了重要推進作用。”
“地方政府補貼力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投資熱情。統一上網電價給予了西部地區光伏發電巨大優勢,但西部光伏發電則面臨長距離電力輸送問題。東部地區補貼不足將導致企業投資涌向西部,并不利于光電行業發展。”某東部光電企業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在本屆光電論壇上,西部企業更加關注光伏統一電價政策持續性。 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在回應企業關注時表示,目前國家光伏統一上網電價政策并無明確的延續或更改時間表,需要關注政策實際效果及變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