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科:“都缺水,沒有水,不能用了,當時肯定著急,他種地也沒有水,沒水的話怎么去種菜呢。”
馬鐵民:“當時還覺得是不是哪一個方位的問題,比如這個地方沒有水,靠哪里水近的地方再打。”
打一眼井要1萬多元,馬鐵民連著打了三眼井還是沒有水!育苗快要完成,如果沒水移栽進地后就會干旱而死,之前所有努力將前功盡棄,這時候馬鐵民真的慌了。
馬鐵民:“非常緊張的,因為出不水就意味這前面所有的工作就白干了。”
生菜種植企業技術總監鄭元科:“氣氛很緊張,而且大家都說不出話,都很沮喪了。”
第四眼井打下去了,只有泥漿!第五眼井,還沒見水!此時生菜已經移栽進地,因為缺水葉子開始干枯,看著奄奄一息的生菜,馬鐵民幾乎瘋了一樣,換著方位又一連打下去四眼井,深度達到100米,結果依然是沒有水!
馬鐵民:“就是有一點絕望了,那就知道這是麻煩的事情了。”
馬鐵民之前把什么風險都考慮過了,唯獨沒有想到這個基地會打不出水來,借來的100多萬元花得所剩無幾,如果計劃落空百萬借款將無力償還!他孤注一擲繼續打井,打到第9眼井時,他徹底絕望了!
王進科:“一連打了九眼井都沒水,當時那個情況吧,一般人都會放棄,不會再干下去。”
打井失敗像一記重錘砸在馬鐵民的心上,他焦急得夜不能寐,原本烏黑的頭發驟然間白了不少。
馬鐵民:“有時候想想覺得怎么這么難,睡不著覺,那時候失眠。以前白頭發很少有幾根吧,忽然就是白頭發越來越多,我覺得也是跟人的心情,跟這個事情都有關系吧。”
下一步馬鐵民將何去何從,他還能夠絕處逢生嗎?
馬鐵民放棄了在基地打井的念頭,開始在周邊四處查看地形。這個水庫叫哈拉溝水庫,距離基地有2公里遠,挑水抗旱這成了馬鐵民唯一的選擇。
馬鐵民:“我說不惜一切代價,我花多少錢,擔水也好,挑水也好,把苗子得保住。”
靠挑水澆菜就要打人海戰術,每個人每天只能澆一畝多,250畝生菜至少要找200名人工,每天就要花費4000元工資,此時馬鐵民已經彈盡糧絕,再借錢也沒有了門路,萬般無奈下他想到回陜西老家向父母求援。
馬鐵民已經多年沒有回到老家,兒子風塵仆仆突然出現,父母猜到他肯定遇到了難處,而馬鐵民想到,多年在外打拼未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一回來就張口要錢,他羞愧得難以啟齒。
馬鐵民:“這么大了,出來這么多年了,再要向老父母親去借錢,當時真的是最最痛苦難熬的一段,心里也是一種煎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