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為促進行業合理競爭,提升產業集中度,更好地體現擇優扶強,兩部門將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產品、設備推薦目錄,提出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嚴格行業準入門檻。各地應主要從目錄中選用相關技術、產品、設備用于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將根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情況,及時對目錄進行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此外,兩部門要求,各地要充分整合政策資源,發揮資金整體效益,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與發展綠色建筑相結合,統籌推進。對應用可再生能源并綜合利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及環境保護技術,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項目,應優先列入示范任務,中央財政將加大補助力度。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
火電仍不可替代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談及火電虧損時指出,“發電集團作為央企,決不能因為火電虧損就不上火電。”
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火電仍將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發電方式。我國富煤少油,目前中國的火電裝機容量大概是全世界的70%,火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用電量的80%。但基于火電行業不斷虧損的情況,發電企業已經開始尋找新的出路,逐步進行轉型,在煤炭、科技環保、金融等行業加速了自身的產業布局。中電投也不例外,并且走在了結構調整的前列。
對于這個嚴峻的問題,陸啟洲指出,我們要逐步改變過分依賴火電的局面,調整能源結構,“十二五”規劃中火電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將下降到18%,多發展清潔能源,減少對火電的依賴。盡管目前火電虧算,但中電投作為央企,不僅僅是為了單一的利潤目標,還要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所以在國家需要的地方,在需要的時刻,還會上一批火電項目。
陸啟洲表示,去年中電投火電的虧損面超過42%,今年1~2月份,煤價再次上漲13.1%,中電投集團標煤單價達709元,前兩個月火電虧損5.6億元。造成大面積虧損的原因除了電煤價格的高位以外,也暴露了電源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結構調整上下足工夫,逐步增加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比重。以中電投集團為例,以前火電投資比重是80%左右,“十二五”期間,火電投資比重將下降到18%以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