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局面一般撐不了太久,企業可能會在虧損情況下繼續運營,生產積極性會下降,產量會減少,“多余的運輸能力”便會逐漸消失,這其實只是課本上價格通貨膨脹的一個例子,但它說明了由于持續能源價格上漲,我國經濟確實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能源價格上漲最終要追加走到消費側,就是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然而,量化能源價格對通貨膨脹的間接影響不容易,對于各個行業來說,間接影響取決于商業周期、市場競爭程度和企業消化額外成本的能力。
最近我國物價壓力主要體現為農產品(18.46,0.55,3.07%)價格驟升,這跟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有直接關系。假定從農民那里購買農產品的價格不變,大幅度農產品運輸成本的上漲也足以使推動農產品價格。在現行消費價格指數統計中,食品的權重約為32%,醫療保健約10%,教育娛樂及服務約14%,居住約17%,交通通訊約10%。
由此,僅僅食品價格的變動就足以對消費價格指數產生重大影響。能源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已經開始對非能源產品價格產生壓力值得擔憂,而且,隨著能源價格改革,中短期推動能源價格上漲的因素可能有增無減,能否保持溫和的通脹,是對政府的嚴峻考驗。
能源價格問題的另一個因素是通貨膨脹預期,同時影響消費側和生產側,如果大家都覺得價格要漲,價格就一定漲。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走高會影響到煤炭以及其他能源的價格,當然,其他能源價格上漲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地區和時間各不相同,伴隨而來的通貨膨脹影響相應地也會各式各樣,一般來說,能源價格持續走高的預期會支持通貨膨脹預期。
對于中國持續的能源價格上漲,可能有專家認為問題不那么嚴重,但它對中國整體通貨膨脹的威脅確實不可低估,最大的威脅是來自能源價格上漲的間接影響,因為,這可能促使政府為防止通貨膨脹失控而從提高利率,提高資金成本,緊縮財政,到最后價格管制,這些在上一輪石油價格上漲時,我們都看到過。
如果我們同意隨著能源價格的持續攀升, 其它相關價格也將上漲, 并最終反映在消費者的賬單上;那么,在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如何抑制能源價格上漲對普通居民的影響?短期能做的不多,中長期至少有二種辦法:一是使能源消費只占家庭消費平均預算的一小部分;二是使能源消費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使能源消費只占家庭消費平均預算的一小部分,可以通過把能源花費的份額做小,或者把家庭預算做大,由于能源價格下降比較難,城鎮化和現代化意味著能源消費會不斷提高,能源支出不斷增大,因此,只能通過提高收入,把家庭預算增幅超過能源支出的增幅,這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了。
因此,除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外,已經沒有其它力量能避免能源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根據目前的情況,我國低廉的能源價格已經不能再往低走,只能通過節能來降低能源成本,增加產商的利潤,從而減小零售產品的價格上漲壓力。
能源價格上漲對其它產業的負面影響是肯定的。我國的目前的情況是,有比較有利的因素,如產能過剩;也有不利的因素,如能源需求迅速增長、能源消費結構尚不合理、能源密度高且能源使用效率相對低下,等等。希望這次能源價格危機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節能風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