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所有產業都面臨嚴峻形勢,太陽能產業也未能避開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市場動蕩的沖擊。盡管2010 年形勢可能好轉,但也不會一帆風順。
需求回到增長軌道,但利潤不見上升
iSuppli 公司預測,2010 年全球光伏系統裝機容量將增長68%,達到8.6GW。這意味著,隨著全球經濟衰退減弱,以及更多的地區和領域出現需求,光伏市場增長速度將回到危機前2008 年的水平。
但是,2009 年價格大幅下滑。如圖1 所示,晶體硅組件平均價格下降38%,太陽能單晶片價格下跌50%,多晶硅現貨價格銳降80%。iSuppli 公司認為,這代表價格的永久性下降,將使光伏產業變成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弱者出局,只剩下少數幾家企業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其主要啟示在于,業內廠商將需要繼續加快削減成本,努力跟上價格下跌步伐,適應利潤率不斷壓縮的局面。圖2 所示為多晶硅、電池/組件廠商,以及至少參與產業鏈四個節點的綜合廠商的營業利潤率情況。
iSuppli 公司的分析結果顯示,繼2009 年大部分時間虧損之后,廠商在第四季度恢復盈利。預計2010 年獲利情況將繼續改善,但不會回升到經濟衰退之前的水平。iSuppli 公司預測,光伏產業多數領域的平均利潤率將在2010 年第四季度前回升到10%以上。但是,供應過剩的多晶硅領域的扭虧步伐將落在后面。
驅動降低成本計劃盈利情況改善的主要因素,是追上價格下跌的速度。
光伏系統價格不會象組件價格跌得那么快
2009 年,光伏系統的平均價格下跌11%左右,而晶體硅組件的平均價格重挫了38%。iSuppli 公司預測,2010 年光伏系統的價格將下降10%,組件價格將再下跌20%。
似乎有三個因素導致這種價格下降速度的差異。其一是系統平衡(BOS)器件以及安裝相關的成本,即工程、采購和建筑(EPC),下降得比較緩慢。另一個原因在于安裝業務的分散性特點,導致其節省成本的積極性不強。第三個原因與第二個有關,事關國家為鼓勵光伏發電項目而提供的優惠政策,如優惠的長期收購電價(FIT)、折扣與稅賦優惠,這些因素幫助系統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與最后一點有關的是,項目開發商和安裝商只需向系統所有者展示誘人的投資回報(ROI)和回收期就能做成生意,不必提供最低的價格。
FIT 導致不確定性
德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家,現在該國的太陽能產業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像西班牙在2008 年采取的做法一樣,可能進一步降低FIT 的威脅已導致德國市場的光伏系統需求大增。估計德國2009 年占全球總體光伏系統裝機市場的5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