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有顧慮
北京市場流通的成品油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燕山石化。燕山石化科技部高級主管宋以常對記者坦言:“我們現在完全具備生產國Ⅴ標準成品油的能力,只要上面下任務,我們馬上就能生產。”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煉化所高級工程師宋愛萍也說:“國Ⅴ標準的制定,環保部等相關部門會參考歐洲2009年9月已經開始實施的歐Ⅴ標準,對硫含量、苯含量、芳烴含量、烯烴含量、氧含量以及鉛含量等相關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對煉化企業來說,國Ⅴ標準的最終實施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因此并不存在技術問題。”
事實上,從以往國家對國標的強制執行情況來看,煉化企業最擔心的是成本的增加。
大慶石化企業文化處一位工作人員不無憂慮地指出:“單純的油品升級技術原理很簡單,但高昂的成本往往讓煉化企業難以承受。”
宋愛萍認為,從國內汽柴油標準的升級情況來看,以往任何一次標準的升級,都伴隨著成本的上升。煉化企業無論怎么節能,每次標準的升級必然會帶來煉油能耗的增加,企業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煉化企業如何能使產品質量既滿足標準,又將成本的增加幅度降到最低,是企業當前特別需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油品標準的升級,顆粒物、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的排放會逐漸減少,消費環節將越來越容易實現減排。但是從整個煉油過程來看,煉油環節的能耗卻會逐漸增加,相應地排放出更多的污水、油泥和大量臭(油)氣,加大環境負擔。這點是無法通過改進技術和引進先進設備而避免的。
宋愛萍告訴記者,國外有關機構研究認為,歐Ⅳ標準實施之前,煉化企業由于標準升級所增加的污染物的排放,和汽車行駛的排污量比較起來,前者的量是很小的,基本可以忽略。從整個社會的大平衡來說,肯定是實現減排了。從歐Ⅳ到歐Ⅴ,雖然消費環節減排了,但是煉化企業所排放的污染物的增加量,卻大于消費環節的減排量,所以對整個社會來說排污增加了。這是有違當初標準頒布初衷的,是不合適的。從2004年歐Ⅴ標準提出,一直到2009年最終頒布實施,歐洲前后持續了5年,至今反對聲仍舊很高。我國的國Ⅴ標準雖然要借鑒歐Ⅴ,但也要以此為鑒,不能一味地照搬歐洲,跟著歐洲的標準跑,要借鑒歐洲標準實施的教訓,同時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考慮到中國道路交通因素,頒布有中國特色的標準。
政策支持解壓
油品質量升級在實現減排的同時,伴隨著煉化企業的高投入。如果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負擔可想而知。宋愛萍認為:“當年國Ⅱ標準剛剛頒布實施的時候,對烯烴含量要求很嚴格。這對當時的企業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宋愛萍建議參考歐洲的一些做法。歐洲一些國家政府鼓勵煉化企業通過一定的手段,提前達到標準,即在標準強制執行之前,如果煉化企業提早煉出符合標準的油品,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在實施國家排放標準時,只對汽車企業有過鼓勵政策。2000年,在國Ⅱ標準實施時,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對低污染排放小汽車減征消費稅的通知》,要求對提前達到國家第二階段排放標準的新生產小汽車減征30%消費稅,這項政策收到了明顯的成效。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共有43家國內汽車生產企業的1034個車型通過生產一致性審查。而在油品標準升級方面,目前尚缺乏相關的鼓勵政策,所以煉化企業往往考慮到質量過剩會影響自身效益等因素,只會在標準強制實施前安排自己的進度表。
宋愛萍建議,未來中國可以借鑒歐洲的經驗,從資金和稅收方面給予煉化企業支持。例如提供低息貸款,實施稅收減免等措施。這樣企業才能有足夠的動力提前生產高標準的汽柴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