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產業鏈劃分,風能可以簡單概括為零部件、整機、終端設備和并網三個環節。 德同資本合伙人趙軍認為,中國的風電產業鏈并不完善,尤其是作為上游的零部件生產基本上是雜亂無序,缺乏核心技術的。“葉片目前的產能進展很快,但是缺乏核心技術。發電機相對來說壁壘很小,中國基本上掌握了這個技術。齒輪箱和國際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至少已經形成了很好的產業化。相比之下,軸承是中國風能產業發展中一個很大的缺口,也是目前風電發展的瓶頸。”
對于這一點吳濤也持類似觀點,“中國在一些核心部件上缺乏核心技術,雖然在葉片、齒輪箱和發電機環節上國內的產品已經可以替代國外的產品,但是軸承和電控系統還是要依賴進口。”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缺口也預留出了很多投資機會和成長空間,“中國的風電行業處于一個市場初始爆發的階段,從目前來看,零部件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機會。兩年前,德同曾投資保定的中航惠騰,現在是世界排名第二大的葉片制造商。今后在整機廠方面會有一個整合,而零部件方面會有一個很快的國產化和批量生產。而對于這類項目,我們主要看重三點,一是自主創新能力如何,二是產品可靠性如何,三是產業鏈控制能力強不強。”趙軍說道。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4月初,中國境內的風電機組葉片廠商共有67家。其中,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的有10多家,處于樣機階段的有12家,處于研制階段的近20家。2008年,已經批量生產的葉片公司生產能力為460萬千瓦。預計2010年,這些葉片公司全部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后,綜合能力會達到900萬千瓦。
一直在風電零部件行業積極尋找投資機會的唐鵬飛認為,高質量配件的短缺,制約了國內和國際企業在中國的增長。“因為在中國通常有70%國產化的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風電零部件是在微笑曲線的左端,意味著利潤率高一些。我們一直在問自己,風能行業的‘萬向集團’在哪?”
那么,位于風能產業鏈的中游,風電整機生產又是怎樣的情況?
從風電設備企業來看,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主要劃為內資(含合資)和外資,我國目前具備批量產能的風電整機生產企業有金風科技、大連華銳、東方汽輪機、浙江運達、上海電氣、江蘇新譽等。合資公司則有南通航天??安迅能、瑞能北方、湘電風能公司等。其中華銳市場份額最大,占新增總裝機容量的22.5%,內資與合資企業裝機容量的29.7%。 從風電裝機機組類型來看,雙饋式風機占據了中國風電裝機容量較大比例,代表廠商有華銳風電、歌美颯、維斯塔斯等廠商。受零部件供應緊缺的影響,直驅式風機占據的比例較小,代表廠商有金風科技等。
作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民營風能制造公司,第一能源公司的首席戰略官林申也透露,第一能源一直以分布式發電為主要業務,但現在也開始進入風機整機組裝的新領域。“今年1月份,我們在沈陽建起了兩條生產線的風機組裝工廠,一個是挪威450千瓦的技術生產線,另一個是2.7兆瓦的德國技術生產線。生產規模是300臺2.7兆瓦的風機和400臺750千瓦的風機,如果需要的話,我們還可以再進行擴建。”
與此同時,相關專家也表示,整個風能產業鏈中利潤點并不集中在風電整機這一塊,而國內卻有幾十家整機廠商正在搶食這個盤子的“蛋糕”。對于這一點,啟明創投的張勇提出了自己的顧慮,“短時間內將近80家的整機廠都在做整機,是不是很快就會形成一定的泡沫?從某種角度上講,如果政府沒有特別的措施出臺,讓這個市場自動調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看到較多的市場重組。但如果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也許整個形勢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無可預料的變化,但這個變化到底意味著什么,是好的影響?還是一些負面影響?值得大家持續關注。”
唐鵬飛則認為,目前風電場的發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中國政府擔保風電價格15年不變,現在是0.5-06/kw.h的價格,對比煤電的0.35-0.5/kw.h高不少,這樣投資回報較低,大部分的國有能源企業投資都是出于戰略考慮。據悉,目前國內幾個領先的風力廠家的毛利比國外同等風電企業的凈利潤低10%。另外,風電跟電網的對接也是一個瓶頸,總之,作為投資人,對投資風電廠的低回報還是有很大顧慮。”
太陽能光伏——太陽之子
唐鵬飛認為,相對于過去中國太陽能產業需要政府拉動發展,近年來在中國一些日照充裕地區,太陽能電價已與零售電價水平接近,“雖然目前其成本仍高于風電和煤電,但看上網價格已經與煤電和風電越來越接近了。”
按現有太陽能發電成本及火電上網價格計算,太陽能發電每千瓦時需補貼一元,若將目前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全部補貼太陽能,可支持4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再加上類似美國凈電流表政策以及屋頂太陽計劃,中國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完全有希望實現2020年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甚至達到2000萬千瓦的目標。
回望太陽能光伏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2007年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如今隨著技術進步,繼多晶硅技術迅猛發展后,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到達黃金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