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儼然成為2015年環保市場最熱的詞匯之一。部分有實力的環保領域企業在加強市場布局,積極推進并購,一些環保企業則與基金機構聯合成立并購基金,為下一步的并購爭奪“摩拳擦掌”。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并購案約為120~140起,涉及交易金額約400億元,環保行業上市公司與各類投資公司產業并購基金總規模達200多億元。
2015年,環保產業“并購”熱度猛增,并購是環保企業布局市場的重頭戲,也是最能牽動市場神經的一根弦。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并購案約為120~140起,涉及交易金額約400億元,環保行業上市公司與各類投資公司產業并購基金總規模達200多億元,投資領域涉及固體廢棄物處理、
水處理、大氣治理等多個領域。其中,10家公司涉及的11起并購案金額合計約147億元,占總交易金額的30%。
跨界資本搶灘掀并購熱潮 十三五環保投資將迎新高
跨界資本紛紛涉足環保領域
數據表明,近幾年來環保產業較為火熱,跨界資本紛紛看準了環保產業這個巨大的蛋糕。業內人士稱,目前大部分企業處于轉型布局中,尚未形成核心競爭力,環保行業整體處于發展初期階段。這個階段恰好是彎道超車的重要時機。現在環保產業還是幾十億的規模,但3年以后就將進入千億級時代。
其實,從2015年的環保市場發展中,也早就嗅出了環保大并購的意味。資本的助力、政策的傾斜,環保企業更加有實力橫向收購國內同行,更多龍頭企業則看中海外同行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跨步走出去,國際范也是足足的。隨著環保產業走勢的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非環保企業也早已破門而入,通過并購進軍這一朝陽行業,尋找下一個業績突破口。
據了解,2015年,受政策等因素影響,社會資本大量涌入環保產業,許多其他行業企業通過并購等資本手段,大肆攻城掠地,布局產業。例如中石化、中國中車、中聯重科、徐工機械這樣的“大咖”,還有一些餐飲業、服裝類的中小企業也紛紛將資本投入環保領域。
環保領域并購潮還將持續
2016年1月20日,南方
泵業發布公告,近日公司與北京中核全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南方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同中核全聯投資共同發起成立環保科技并購基金框架性協議》,達成了共同出資設立環保科技產業并購基金的初步意向,初期基金規模不超過10億元,后續根據項目情況逐步擴大規模。
實際上,從2015年至今,已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宣布設立環保并購基金,包括萬邦達、上風高科、先河環保、盛運環保、格林美等。進入2016年,這種熱潮依然未改。據了解,2016年一開年,多個環保大手筆并購案例如同春節期間的紅包雨一樣,量多質高,奪人眼球。據不完全統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涉及環保并購案就有10起,涉及金額高達150多億元。
業內預測,環保并購基金的熱潮才剛剛開始,由于一二級市場的巨大價差、產業整合的需求等因素,使得環保并購基金在2016年繼續得到市場持續關注,并將掀起一股并購熱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間的環保投入將大大超過“十二五”,有專家曾估計,隨著環保并購熱潮的持續走高,“十三五”時期的環保投資也將迎來新高,需要投入十幾萬億甚至20萬億元才能基本解決“十三五”的環保任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