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確保醫療安全,防止因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故發生,保障人體健康。根據2003 年6月16日國務院令第380號《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及《醫院消毒技術規范》,陜西岐山縣醫院院遵照上級文件規定和要求,醫院感染科對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做到嚴格要求、規范化管理,有效地預防了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的危害,取得了預期效果,具體做法報告如下。
1 建立醫療廢物管理組織
制定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制度我院為二級甲等醫院,有完善的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醫院根據條例要求及時成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委員會,主任由院長擔任,副主任由主管醫院感染的副院長擔任,組長由醫務科、護理部、防保科主任擔任。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負責日常醫療廢物回收處理的檢查監督,醫院固定專人進行醫療廢物回收及焚燒處理工作,醫院感染科根據條例及規范制訂了本院醫療廢物回收處理管理制度及各組工作職責,先后又制訂了《醫療廢物焚燒工作制度》,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規定及回收處理防護措施,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醫療廢物回收運送線路圖等。
2 增加醫療廢物回收處理貯存設施
總務科配合及時給各科購置配備了收集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帶蓋暫存箱,并購買了相適應的廢物回收袋,醫療廢物裝黃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裝黑色袋。各科把垃圾暫存箱放在固定的衛生處置間,并標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給專職回收人員配備了回收垃圾專用密備推車,配備了必要的防護設施,并進行了防護培訓。每天下午 4 點去科室進行回收,回收后填寫醫療廢物處置運送交接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科室保管,一份回收人員保管,每月各科匯總一次,每年進行匯總一次,資料保存三年。醫院買回安裝了醫用焚燒爐,在合適的位置重新修建了密閉防滲漏的醫療垃圾暫存場所,為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分袋收集處理
3.1 感染性醫療廢物
①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針頭分離放置于損傷性廢物內;②使用后的棉簽、棉球、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醫療用品、器械等;③各種廢棄的血標本;④傳染病人使用后廢棄物裝雙層黃色袋。
3.2 病理性廢物
病理切片后及手術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3.3 損傷性廢物
使用后的針頭、手術刀、備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紙盒內。
3.4 藥物性廢物
過期、變質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及廢棄的疫苗、血庫廢棄的血液制品等。
3.5 化學性廢物
實驗室廢棄的一般性化學試劑及廢棄的消毒劑等排入下水道。分類分袋收集,專人回收處理,處置方法:能焚燒的采用焚燒處理,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等高危險廢物應進行高壓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