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由于“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相繼到期或即將到期新的節能補貼政策對于剛剛經歷今年第一季度慘淡經營的家電業特別是太陽能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補貼與“節能”掛鉤太陽能迎來利好
國務院常務會議16日決定安排財政補貼共363億元,支持符合節能標準的家電、節能燈、汽車等產品消費。其中,有望受益的電器包括“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包括太陽能)”五類,推廣期限暫定一年。
此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經分別在轄區內實行了高效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對能效標識為一級或二級的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腦等五類家電產品給予每臺100元至300元不等的補貼。業內人士預計此次節能補貼政策可能會借鑒北京等地的做法。
新飛電器有限公司總裁吳俊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家電節能補貼對行業將是重大利好。政府目前要拉動內需,很多消費者的收入未來五年也將大幅增長,所以內需市場對家電行業來說潛力巨大。此次補貼政策和節能相掛鉤,正好順應了當前社會發展趨勢。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念春認為,前一輪促進家電消費政策是一系列的“組合拳”,包含“家電下鄉”政策、“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以及空調“節能惠民”政策。新一輪政策以節能為導向進行補貼,相比之前的政策雖范圍有所縮小,但更為強調節能導向,將有利于行業消費結構優化。
業內人士預計,國家財政給予的能效補貼或達銷售價的10%。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明向記者表示,預計本次國家節能補貼將帶動近3000億元家電銷售,對家電零售渠道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市場增速下滑趨勢望得到一定緩解
自2008年國家出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政策以來,中國家電產業從2009年起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但與此同時也使中國家電市場的整體消費能力有所提前透支。隨著相關政策的先后到期,去年下半年開始家電業景氣度開始下滑,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產品的銷售額同比下滑在10%左右。今年以來,下滑趨勢依然沒有好轉。從近期各上市家電企業紛紛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務報表來看,各家電上市企業整體經營業績慘淡,有的企業營業收入下降很大,較為樂觀的企業其營收同比僅與去年持平。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24個重點城市家電零售市場的監測,1-3月空調銷量降幅達48%。銷量下滑最終也影響到了家電產量,與受政策支持的2011年相比,一季度空調產量3561萬臺,下降1.2%。在出口方面,空調也出現負增長,降幅為2%。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近日統計,今年“五一”前后三周(4月16日~5月6日),國內液晶電視銷量同比下降4.8%,冰箱下降6.4%,洗衣機下降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