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計價收費,用戶可少拿15%左右的費用
改造費用各級分擔,多方籌措
家住馨露佳苑住宅小區的王先生,去年宿舍完成外墻保溫節能改造后,在冬季開始按照實際用熱量計價收費。日前,記者來到他家探訪,他指著門口的溫控開關說,現在房間取暖的溫度可以自己掌控,按照你設定的溫度,供熱調節閥門就會自動調節熱水流量,達到你需要的溫度。如果外出,長時間不在家里,關閉供熱開關,供熱就會停止。開關供熱閥門,就像開關空調、電視一樣方便。
據了解,去年冬季開始,濱州市開始在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居住小區和辦公小區實行按實際熱量計價收費。其中市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后的小區有13個,新建建筑小區有4個。市住建局經過一個取暖季的檢測,實行按實際用熱量計價收費的用戶,費用比按面積收費可以減少15%左右。
用熱計量收費,當前采取兩步制,也就是熱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基本熱價,即供暖基礎費,另一部分是根據熱用量收的計量熱價。在取暖開始前,先按面積收取取暖費,停暖后根據計量核算本年度取暖的總體費用,實行“多退少不補”的辦法。上年度多余的費用將在下年度取暖費中折抵取暖費。
改造費用各級分擔,多方籌措
據悉,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要針對2007年10月1日之前的原有建筑。
改造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二是供熱分戶計量和溫控裝置及熱源管網平衡改造。節能改造主要是對達不到節能要求的老建筑外墻、門窗、屋面等進行節能改造,通過對原有建筑外墻增加隔熱保溫層,更換雙層真空保溫門窗,實現減少房間內外熱交換的目標。在對原有建筑物節能改造的基礎上,安裝分戶熱計量裝置和戶內溫度調控裝置,以及對小區管網進行熱平衡改造,實現房間內溫度的可調、可控。
改造費用總體采取“中央和省獎一塊、市縣財政配一塊、供熱企業投一塊、施工企業讓一塊、產權單位拿一塊、受益居民出一塊、市場運作集一塊”的辦法,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
對2007年10月1日之前的原有建筑,在2013年之前列入改造計劃的,實行國家、省、市、縣財政獎補的政策,推動改造工作的實施。其中中央財政對三項全改的項目每平方米補貼45元,省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實施外圍護改造的項目進行補貼,市財政按照改造內容對主城區項目每平方米實行5元或4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對各縣按照改造項目每平方米2元設立獎勵基金。
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使用的民用建筑,達不到供熱計量要求的,責令原開發建設單位按照標準,限期補交供熱計量裝置專項費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