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1日是“地球一小時”活動日。本報已先后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對“地球一小時”進行了專門的策劃報道。
當沙塵、雪災、大旱等極端天氣頻頻肆虐的時候,你可曾想過,可以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做點什么?
今年3月31日是“地球一小時”活動日。本報已先后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對“地球一小時”進行了專門的策劃報道。
今年本報又一次聯合沈陽市城市建設管理局、沈陽市環保局倡議大家加入“地球一小時”活動。在活動當天,當晚8:30—9:30熄燈一小時,讓我們在黑暗中共同體驗能源的珍貴。
所謂“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于2007年在澳大利亞的悉尼首次舉辦,至今,全球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個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時”的行動中。
一小時的熄燈意味著什么?以一小區1800戶居民計算,如果每戶有4盞50瓦的燈、1臺電腦、1臺冰箱、1臺電視機,那么按平均值,1戶1小時用電量約0.75度,1800戶1小時耗電1350度。
也就是說,這個小區所有住戶在1小時內將節約1350度電、540千克標準煤,同時減少污染排放367.2千克碳粉塵、1345千克二氧化碳、40千克二氧化硫、20.25千克氮氧化物。
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地球一小時”活動,旨在希望通過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周六晚8時30分至9時30分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