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光伏電池制造商已于6月停產并負債27.5億盧比,他們將問題歸咎于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除了印度和美國雙反案,業界最擔心的莫過于全球光伏的主要市場歐洲會效仿美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美國與中國的光伏“雙反”戰如火如荼之時,印度也躍躍欲試,想借機對中國光伏發起反傾銷調查。
12月19日,中國商務部網站上發出預警提示,印度商工部近期已收到國內太陽能電池板產業提交的對原產于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調查申請,預計一個月內可能發起反傾銷調查。
在歐洲市場需求萎縮,美國市場遭遇雙反的情況下,開拓印度等新興市場已成為很多中國光伏企業的戰略之一,但此時印度突然加入中美光伏雙反戰的意圖何在?
印度企業難拿訂單
據外媒報道,印度政府一直試圖把印度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打造成一個太陽能產品制造中心,但印度太陽能企業卻未能從政府行動中獲益。印度第三大光伏企業塔塔BP太陽能公司首席執行官甚至表示,這是制造業的災難,因為印度本土制造商幾乎得不到在印度建太陽能電廠的開發商的訂單。
與此同時,印度最大光伏電池制造商印度太陽能公司已于今年6月停產并負債27.5億盧比(約合323億元),該公司把問題歸咎于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及歐洲政府減少對新能源補貼導致的需求減少。他們認為,中國企業使用現金補貼、原材料折扣、優惠性貸款、減稅激勵和操縱匯率,促進本國太陽能電板的出口。
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長卡普爾稱,印度本土太陽能企業正在游說政府對從國外進口的太陽能產品征收15%的關稅。
“中國企業進駐印度市場,對印度太陽能產業是好事,但副作用是可能對本土企業造成沖擊。印度政府可能會出于保護主義的考慮,最終采取反傾銷手段。”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高級副總裁莊巖對記者表示。據了解,僅阿特斯已經占據印度光伏市場20%的份額。
“印度此時提出反傾銷調查,很明顯是一種政治需求。”中國太陽能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即便印度最終選擇發起反傾銷調查,也不會影響中國光伏的方向。
“這些風險都在我們的預料之內,我們也有足夠的應對措施,包括在當地建廠房,與當地廠商合作等。”莊巖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