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對中國豐富的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盡快改變“一江春水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的現狀,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是中國優化能源結構所定,是中國水電工作者的職責所系。讓滔滔的江水變成不竭的能源,讓秀美的山川在水電工程的滋潤中更加秀美,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國家振興之途。
(一)正確把握水電的功能定位,切實提高對加快水電開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1)正確認識水電開發的綜合效益,科學評價水電開發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水電開發是一項具有綜合效益和功能的系統工程。正確把握水電的功能定位,是我們理解水電開發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重要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我認為,水電開發的定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水電是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而且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和潔凈能源,是天賜的、最應優先開發利用的能源資源。在世界上,各國大多是率先開發和利用水電資源,待水電開發到一定程度后,才轉向大規模地開發其他發電能源。水電開發作為水能資源豐富國家的重要基礎產業,對充分利用和保護國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水電開發是重要的江河治理途徑。中國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重要原因是江河綜合治理程度不高,大江大河上游缺乏控制性工程。水電開發是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內容,大江大河的中上游都是水能資源集中的水電基地,結合江河治理和防洪,開發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水能資源,修建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可以大大減緩中下游的洪澇災害,還可以發揮灌溉、供水、航運、跨流域調水、水土資源開發等多種效益。
3)水電開發是有益于環境保護的生態工程。水電開發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動,科學、合理地規劃與開發水電有利于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開發水電不僅可以替代礦石能源――這本身就是對礦石能源的節約,而且對減輕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壓力,貢獻巨大。水電生產也不會對周邊環境和氣候造成任何不利影響。相反,由于水庫大面積積蓄水源還會改善局部氣候,有利于水土保持。特別是調節性強的大型水電站,對加強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有更重要的作用。
4)水電開發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的福祉工程。水電開發不僅能夠產生發電效益,具有防洪、灌溉、航運、供水、養殖、旅游等巨大的社會效益,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造福社會、服務大眾。這己經為中外水電開發的實踐所證明。在中國西部許多水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加快水電開發的呼聲一直非常強烈,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期待著通過修建水電站促進經濟發展、改變貧困落后的生活狀態。
總之,水電開發是人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社會、經濟和大眾提供服務,使人、自然、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優質能源,是具有巨大社會效益的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