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區西南街道的何先生家中一角堆放了四五只壞了的節能燈。因為深知節能燈中汞的危害,他沒有像大多數市民一樣將這些垃圾直接丟棄。“沒有專門處理的機構,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何先生也希望記者能向社會呼吁這一問題。
市民多不知“汞污染”
但并非每個市民都像何先生一樣清楚廢舊節能燈的隱患。昨日本報記者在我市五區超市售賣節能燈的柜臺采訪買燈市民,大多市民對潛在的“汞污染”一無所知。在順德區大良東康路,當被問及是否知道節能燈有“汞污染”可能時,不少正在購買燈具的市民,均搖頭表示不知,即使部分市民反映從媒體報道中知道一些,但壞掉的節能燈還是會被當作普通垃圾,隨手丟棄。
去年以來,我市共推廣節能燈約260萬只。其中,禪城區約63萬只,南海區約69萬只,順德區約80萬只,高明區約20萬只,三水區約33萬只。推廣目的是節能降耗,按照市經貿部門公布的數據推算,相比白熾燈,這兩百多萬節能燈預計每年可節電5700多萬千瓦時,折合25790多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7.63萬噸,二氧化硫約900噸,節省電費3300多萬元。
對此,何先生表示,節能降耗必須支持,但政府在推廣節能燈的同時,應該大力宣傳解釋廢棄節能燈的“汞污染”隱患,并主導完善相應回收體系。但記者采訪我市五區環保、經貿部門后發現,目前五區均沒有建立相關處理機制。一些部門表示:“沒有收到上級通知,難以操作!”
商家、回收站從不回收
而進一步的采訪發現,無論是廢品回收站還是銷售節能燈的超市、生產廠商,目前為止,我市還沒有任何地方或機構提供廢舊節能燈的免費回收。
“節能燈有什么價值?肯定無法專門回收。”禪城區一家垃圾回收站負責人說,“從來沒聽說有回收站收節能燈,因為沒有人要。”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用事業科相關負責人坦言,由于處理廢舊節能燈要求較高的技術,省內的處理企業并不多,回收企業即使接收了這些節能燈亦只能堆放,無法處理。
在各區商場和照明燈具專賣店,記者也沒有發現有商家對節能燈進行回收。禪城區華藝裝飾市場一家燈具專賣店負責人說,自己代理3個國內外品牌的節能燈已有10多年,從來沒有企業稱節能燈需要回收。“應該不會造成這么嚴重的污染后果吧”,該負責人表示知道節能燈必須添加水銀,但從來沒聽說有哪個地方被節能燈污染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