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 因污泥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痕量元素,利用凈化的污泥或活性污泥加工成含蛋白質的飼料用來喂魚,或與其它飼料混合飼養雞等,可提高產量,但肉質稍差。
(2) 將污泥制成磚、玻璃及其他輕質材料,也存在強度差及其它問題,需尋求適當的改善辦法。
(3) 向污泥中添加Ca3(PO4)2,制成復合有機肥料,在美國,已有不少工廠以污泥為原料進行堆肥化,制成顆粒肥料,并以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據悉,在我國的深圳已將污泥與畜禽糞混合出售。吳啟堂等利用污泥所具有的強粘性,成功地用污泥代替白泥作復合肥的粘結劑。
(4) 科學家們已成功從活性污泥中分離出聚3-羥基丁酸及3-羥基戊酸,用于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
五、污泥再生利用對社會產生的效益
1. 經濟效益分析
利用污泥開發制造有機復混肥,可使城市污水處理廠省去污泥的衛生填埋或焚燒費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污泥填埋占用可耕地)。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每平方米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引起環境損失值為38元,這不包括其中的運輸費用。保定市污水處理廠年產污泥約為2.7×104立方米,每年引起的環境損失值為103萬元,若將污泥加工成活性有機復混肥,年產量為5000噸,年創利潤為100多萬元,因此,利用污泥開發制造有機復混肥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分析
目前,我國擁有已建成及在建、擬建的污水處理廠近千家,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污泥的處理與利用成了一個迫切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污泥處理不好會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利用污泥制造有機復合肥可使污泥化害為利,既減輕了國家對污泥處理的經濟負擔,又對農業生產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發展前景廣闊;同時,杜絕了污泥焚燒和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