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以“環境技術進入產業時代”的主題吸引了50多位嘉賓的思考和600多位參會代表的關注,大家從產業的視角全面審視環境技術的方向,認為要用技術的力量推動環境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用生態族群的理念重組技術市場的競爭與合作,未來的環境技術需要通過產業應用接通地氣。
面對技術的產業化時代,面對可能爆發的新歷史機遇,我們的行業和企業要想站對風口,要想脫穎而出,要想成為行業領跑者,筆者認為必須要跨越5個坎,從而贏得未來。
1、頂層設計坎
三國時代初期,軍閥混戰,諸侯傭兵自重,劉備戎馬多年,沒有一塊自己的地盤,后經水鏡先生推薦,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在隆中有一次密談,諸葛亮為他分析了天下大勢,幫他對未來5-10年市場格局做出了準確的判斷,并指出了實現霸業的技術路線。劉備依計而行,獲得成功。
環境產業在經歷了“跑馬圈地”的關系時代和“資金為王”的購并時代之后,現在正進入“技術拉動”的合作時代。要在這個復雜多變,且互聯網有可能顛覆一切商業模式的今天,環境企業的發展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環境產業未來5-10年的戰略格局是什么,企業應如何站隊,與競爭對手保持何種利益關系?E20環境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面向未來五年的環境產業戰略地圖(2014試行版)》,嘗試描繪出中國環境產業內的水、氣、固廢修復的四大方陣以及270家領跑企業的產業特征和核心能力模型以及細分領域的發展趨勢。讀懂此地圖,可幫助環境企業著手頂層設計,進行產業分析、制定戰略規劃,選擇優秀合作主體,對接資本市場。
縱觀當下成功的環境企業,無一不是看清了未來的產業格局,想好了自己的定位以及可能支撐自己發展十年、二十年的商業邏輯,然后不斷堅持,不斷創新,成為行業翹楚。比如桑德集團,以“三低技術”獲得原始積累,開創BOT商業模式;以SMART技術打開未來有巨大紅利的農村污水處理市場;以“垃圾環衛收儲一體化”,打通垃圾產業鏈,控制資源“入口”的戰略頂層設計,為桑德集團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發展空間。
2、技術合作坎
中國經歷30年的快速發展,GDP展全球第二,資金的充裕使得任何產業的發展不為“錢愁”,產業進入“技術拉動”時代。
6月12日,特斯垃首席執行官埃倫-馬斯克宣布免費公開特斯拉的所有專利技術,讓大家免費使用, 這一舉措讓業界震驚。他認為專利僅僅鞏固了大公司的地位,肥了法律從業者,而對實際創新者而言,只是扼殺了進步。特斯拉的成功被業界歸為互聯網的成功,而他開放專利之舉,也正體現了互聯網“自由、平等、開放、分享”的精神。
現在的環境問題日益復雜,一兩種技術已經不能解決環境的質量問題,推動產業的發展,要實現環境處理處置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需要更多的技術組合和綜合技術的應用,一個機構、一個企業所掌握的技術不足以向污染宣戰。所以桑德呼喚技術合作,國中水務呼喚技術合作。青島天人的董事長曹曼在論壇上表示:單一的技術積累也已經相當成熟了,現在只需要技術的組合創新。
金科水務副總裁王同春在談到膜技術時說: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膜使用國,也是生產國。膜產品不能互換成為膜技術進步的最大障礙,因此如何破解膜元件不能互換的問題已迫在眉睫。不同代的膜產品就像iphone手機一樣不具有相同性,每一個膜供應商都有自己專有的設計系統、專利的設計,或是專利的膜元件,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供應商,不同代產品之間基本也不能互換。“金科水務力求做成膜行業的IBM,在膜濾系統、技術研究開發以及膜系統集成方面成為服務中國和全世界的一個平臺。”他呼喚“國內外微濾和超濾行業,都需要搭建共同的膜技術操作平臺。”
特斯拉在談到電動汽車的發展時說:相信特斯拉、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以及整個世界都將受益于一個共同而快速發展對技術平臺。
環境技術進入產業時代,同樣需要一種開放、合作、兼容的心態,不能死守自己技術、專利和地盤不放,要把自己“放生”,把對手變合作伙伴,形成產業族群,環境專科醫院,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創造增量市場,不然我們的產業和企業都無法跨越這個讓“豬”都可以飛起來的時代。
3、產業鏈延伸坎
在紅色經濟時代,我們追求企業核心競爭力,靠規模、靠成本控制獲取超額利潤,產業鏈是被切斷,只管制造,不管排放、不管環境污染,當我們獲得極大的物質豐富時,我們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成為無法擺脫的夢魘。在綠色經濟時代,我們注重節能環保,但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劣幣驅逐良幣”成為潛規則。環境產業一直在紅色和綠色中搖蕩,利潤薄,所以拼命壓縮成本,爭取政府補貼,與政府和供應商博弈,導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如何突破,找到藍海,環境產業的產業鏈應當如何構建和設計,商業模式應當怎樣創新?這是個坎。
在“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來自密西西比國際水務(中國)有限公司亞太區副總裁張大偉提出,連通三大產業將提高環保產業的收益率。
“大家經常在討論法律、補貼、投資、工藝技術等等,很少人關注構建(涉及環保領域的)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鏈”。張大偉介紹了密西西比的環保循環經濟產業鏈。整個產業鏈有三層產業構成:第一個是初級產業,以污水凈化所獲利潤作為投入資金,利用污泥、園林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家禽糞便、城市生活垃圾等為原料,采用壓濾加干餾法生產生物碳。第二層產業是利用生物碳進行沙化土壤改良,進行花卉種植,發展有機農業。第三層產業鏈是利用改良土壤種植的作物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如沙棘飲料、化妝品原料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