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網:請您談談如何加強國內汽車發動機業的研發能力。
楊嘉林:國內汽車業最大的問題是基本上沒有建立發動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多數人不了解國外汽車發動機核心技術的研發體制,不甚了解發動機產品設計開發與發動機技術研發之間的區別。國內所稱的“研發”往往只有“發”沒有“研”。國內企業習慣于在產品設計部門內根據項目需要抽調人力組成攻關小組,進行一些研發工作。至今在中國土地上還沒有建立能與國外抗衡的汽車發動機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體制。要改變這種狀況,要建立相對獨立的、有相當的自主權、有一定技術能力的發動機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發部門。上汽正在往這方面努力。
蓋世汽車網:在滿足哪些情況下,跨國企業才會加大在華研發投入力度,針對中國市場研發新技術?
楊嘉林:跨國公司不可能在中國研發世界共性的發動機核心技術,以免中國人有機會掌握這種能力,不再依靠外國人。此外,在中國生產的汽車的技術水平通常比國外產品低,跨國公司一定會認為沒有必要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新技術,只需要把舊技術拿來就行了,并在中國稱之為“新技術”。
蓋世汽車網:您覺得在國內做研發,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楊嘉林:根據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國家應當制定政策直接要求達到國家真正最需要的目標:盡快降低所有汽車產品的平均油耗和排放,并把它作為考核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這樣汽車企業將會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滿足國家要求,避免單純追求“亮點”不求實效的傾向。國家最不應該做的是過于具體地支持一些技術,否則一定會使企業專注于這些技術,沒有人再對國家最需要的汽車產品節能減排負責任。根據科學發展觀和歷史經驗,成功的技術都是在市場競爭中發展的,不是任何人可以事先選定的。可以給幼苗澆些水,不可指望拔苗能助長。沒有物質基礎,沒有競爭力的幼苗,再澆水施肥都沒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