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節能的現狀
1.1我國建筑能耗情況
我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能源和耕地等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國來說,國民經濟和社會與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1.2建筑節能設計思路
應用節能技術同建筑所處的氣候條件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適用的節能技術也不相同。節能建筑設計有兩種設計思路。一種是把建筑當作封閉系統,盡量減少住宅與外界能量交換達到節能效、果。覆土、遮陽、綠化、圍護結構保溫均屬于此類,一般多用在寒帶、熱帶、外部條件惡劣的地區;另一種是把建筑當作開放系統,以內外環境的能量交換為特征。太陽能、風能利用屬于此類,一般用于亞熱帶、溫帶地區。由于不同地區四季氣候差異很大或各種原因造成的局部小氣候,節能建筑的應用還需因地制宜。依據當地的特點選用適宜技術,最大限度地達到人們生理需求和節約能源二者之間的平衡。
1.3近年來建筑節能材料發展情況
多年來,我國建筑材料工業圍繞建筑節能從生產節能建材產品,開發推廣建材節能生產技術,建立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研究、開發、引進消化、推廣了一大批建材生產節能技術和設備。二是研究、開發、消化吸收、生產了一大批節能建材產品。如發展推廣了各類墻體材料。目前常用的保溫絕熱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XPS)、泡沫玻璃、膨脹珍珠巖、巖(礦)石棉板、玻璃棉氈、海泡石、以及超輕的聚苯顆粒保溫料漿等。這些材料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材料內部都有大量的封閉孔,它們的表觀密度都較小,這也是作為保溫隔熱材料所必備的。
2.建筑節能發展的問題
2.1節能意識有待提高
全民節能意識不強,部分行業管理部門和從業人員缺乏建筑節能的基本知識和主動意識。造成建筑節能圈內熱圈外涼,制約了建筑節能工作的快速發展。
2.2總體發展不平衡
(1)部分城市建筑節能工作發展較慢,尤其是夏熱冬冷地區城市起步較晚、發展緩慢,一些城市的建筑節能工作還未完全展開。
(2)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與采暖制冷系統節能之間的不平衡,圍護結構采用節能措施多。采暖制冷系統節能工作滯后、節能改造緩慢。
(3)管理環節之間的不平衡,大多數城市在建筑節能設計方面把關較好,但在施工、監理、竣工驗收備案、節能檢測與認證等環節的管理工作還很薄弱,沒有把好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出口”關。
2.3節能材料的生產、認證相對滯后
產品的研發資金缺乏,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少,造成建筑節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相對滯后,新型節能材料、產品市場發展緩慢;市場上優質高效的節能材料比較少,尤其本省生產的更少。按《節約能源法》和國務院文件要求對節能材料產品應實施認證,但此項工作開展較晚,監管工作還未完全到位。
2.4建筑節能法規建設薄弱,缺乏有效激勵政策
雖然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但由于對建筑節能工作缺乏可操作性,難以起到規范建筑節能行為的作用。建設部頒發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作為部門規章,法律地位較低,對推動建筑節能、加強節能監管的法律保障力度還遠遠不夠。同時,建筑節能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沒有形成推動建筑節能的市場機制,難以調動各方利益主體的積極性。而且雖然國家和社會對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越來越重視‘但因缺乏全國統一的評價體系,影響了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的推廣應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