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業內人士表示,在電站轉讓難以及業績受制約等現狀面前,未來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大電氣”戰略支撐下,森源電氣近期的一系列大動作頗為“搶鏡”。
無論是去年末信陽高鐵的億元訂單,還是母公司參股“中信系”給其帶來的潛在市場空間,以及在新能源領域的開拓擴張,都是其上述戰略在不同領域的落子。
然而,在如今國內上市公司頻頻出手建設光伏電站的群體性沖動之下,森源電氣卻在不經意間趕了回“時髦”。
20億試水光伏電站總包
近期大手筆不斷的森源電氣,此次又開啟了在新能源領域的拓展之路。
近日,森源電氣發布了關于其控股子公司鄭州森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新能源)蘭考縣200MWp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獲批的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經河南省發改委豫汴蘭考能[2014]00021號文于2014年4月1日復核核準,鄭州新能源蘭考縣200MWp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獲得批復,并原則上列入了2014年建設規劃和資金補貼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光伏電站項目規模。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光伏電站的建設地點為蘭考縣灘區,總投資為19.77億元,全部為企業自籌,計劃將于2014年年底前完工,而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2.6億kWh。
今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關于下達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最終確定全年新增光伏備案總規模14GW,其中分布式8GW,光伏電站6GW。其中,河南省2014年新建光伏規模750MW,其中分布式550MW,光伏電站200MW。
根據規定,2014年新增享受國家補貼資金的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總規模原則上不得超過下達的規模指標,超出規模指標的項目不納入國家補貼資金支持范圍。這也就意味著此次森源電氣新建200MW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相當于河南省2014年光伏電站全部配額。
根據市場人士分析,由于森源電氣可以自產配套部分配電設備,項目總包盈利能力高,預計項目凈利潤率將在10%~1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