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的利用是21世紀各國高度重視的一項新興產業。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逐漸枯竭。而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清潔無污染的新能源。相對于水能和風能,太陽能更節能環保,可以利用的地區范圍更廣,所以各國都出臺政策鼓勵,并大力支持與發展太陽能發電——光伏產業。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2013年是“變革”的一年。自歐洲“雙反”有條件地得以解決后,如何推動光伏企業健康發展成為決定該行業存亡的重大課題。2014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已成光伏政策扶持的重點,但從落實面而言,情況并不樂觀。
2012年9月中國能源局公布的《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明確了到2015年分布式發電與大型電站裝機規模均為10GW。標志著分布式光伏正式從一個概念進入政策規劃的視野。
2013年7月,醞釀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公布。隨后9月份,相關部委就發布了三個關于光伏產業的文件。這些政策分別從光伏市場的準入標準、發電價格以及制造規范、光伏電站項目等多個方面入手,旨在推動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回顧這幾年,分布式光伏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穩定發展,2014年,分布式光伏產業將成為中國光伏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2014年被認為是中國分布式光伏發展元年。國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光伏裝機目標為14GW,其中6GW為地面光伏電站項目,剩余的8GW則要通過分布式發電實現。為了實現這一建設目標,國家能源局列出并確定了81個新能源示范城市和8個工業示范區。
據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國際能源所所長王進介紹,目前分布式光伏在中國遇到的問題仍然較多,一方面是剛起步;另一方面則在于政府正處于體制改革時期,實行簡政放權,光伏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但地方仍需要研究和消化,地方職能還未跟上。
據此,王進建議,各地應及時出臺支持分布式光伏的法規辦法,目前已有浙江、廣東、山東等地率先推出;分布式光伏的并網、備案等問題涉及能源局、住建部、環保部、消防管理局等多個部門,應建立部際之間的協調機制,使宏觀支持政策明細化;考慮第三方備案、集中處理、簡化驗收手續等模式解決投資人的商業確定性問題;最后,鼓勵金融創新支持分布式發展,引進社會資本投到光伏行業中來。
為了加快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國家能源局與國家開發銀行還共同發布了《關于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通過與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建設相結合,形成與地方合作的投融資機構,為分布式光伏發展項目提供專項的金融服務。徹底解決企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
為了避免分布式光伏重蹈大型光伏電站的覆轍,國家能源局將對光伏產品建立嚴格的產品檢測認證制度。并通過《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以及光伏發電運營監管的相關辦法,對光伏的電網接入、并網運行、電量計算,電費結算,補貼等環節全面落實國家政策。
眾多政策推動下,毫無疑問,2014年分布式光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分布式光伏對于中國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其對于中國光伏行業的意義,從能源安全、能源消費結構的角度上來說,作為可再生能源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石油進口量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進口依存度不斷上升,能源安全優待提高的大背景下;在霧霾“倒逼”油品升級,能源消費結構有待改變的背景下。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分布式光伏所擁有的前期投入少,對環境影響小,回收周期快等特點將成為未來中國能源發展的大趨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