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市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主任會議上獲悉,今年下半年,本市已啟動《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空間規劃》,按照建設生態型城市的目標,依據生態足跡、碳氧平衡原理,整合實現各類生態用地,重點明確綠地、林地和濕地三類生態資源的總量和布局結構,劃定生態控制線,制定各區縣生態空間管制導則。
新修編的《上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明確了“雙環八廊二十區四大源地”的多層次城市生態用地結構。“雙環”是指中心城外環綠帶及“A30北線—嘉金高速—黃浦江大治河—濱江臨海”的市域環形綠帶;“八廊”是指嘉定、青松等8條市域放射性生態走廊;“二十區”是指城市東翼綠核等市域20片大型生態保育區;“四大源地”指長江口島群、淀山湖水源地、杭州灣海灣休閑地帶和東海海域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