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包括陜西關中地區在內的全國多地出現連續霧霾天氣,引發了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治污減霾措施,受此影響,陜西環保產業迎來了新的黃金發展期。
記者:“這里是銅川市秦嶺水泥廠,在我身后這臺紅色的設備就是水泥廠的電袋復合
除塵設備,流水線上的渾濁空氣通過這樣一個設備進行除塵之后呢,再從旁邊的煙囪排出,最終排出的空氣中的粉塵含量每立方米將會低于30毫克,符合國家標準。而水泥廠除了這樣的電袋除塵設備之外呢,還必須要有脫硝設備。”
在秦嶺水泥廠脫硝設備機房,來自設備生產廠商的工程師楊飛虎,正在對這套剛剛投入使用不久的脫硝設備做日常檢查和維護。
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楊飛虎:“這個主要是把氨水噴到分解爐里邊,它與氮氧化物進行反應生成對空氣沒有危害的氮氣和水,把氮氧化物降低了之后減少酸雨的形成。”
作為脫硝技術的專家,楊飛虎主要的工作就是設備安裝后的調試和運行中的維護。最近幾個月,楊飛虎明顯感覺到自己比過去更忙了。
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楊飛虎:“一個月大概只有十天左右在家呆著吧。其他時間都在外頭出差,因為現在項目整個的工期要求也比較緊,因為國家政策出臺的也比較緊。”
楊飛虎所在的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環保設備生產企業,今年以來,這家企業接到的訂單數量出現了明顯增加,尤其是脫硝設備和防塵設備,脫硝設備今年的訂單量是去年的四倍,防塵設備更是達到了六倍。一些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
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貴福:“我們今年生產訂貨的話大約超過5個億,比去年增長20%,我們現在整個的市場、技術、生產和安裝都在加班加點。”
多次出現的連續霧霾天,使全社會前所未有地關注環境保護,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強力措施推進治污減霾,我省環保企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低潮期后,迎來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市場需求的擴大不但促進了現有環保企業生產和研發規模的擴大,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企業投入到環保產業中來,陜煤化集團、延長石油、鐵一局等一批資金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環保公司。根據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到十一月份,我省
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達到了135.1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4.34億元增長了29.5%。
陜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和平:“主要是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企業很多,新進入我們環保產業協會的單位有40多家,比以往任何一年新進入的會員單位都多。我們環保產業可能在近年有一個飛躍,對我們陜西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