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司開始進軍陶瓷行業
6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由三部組織編制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編制通則》(試行稿)。
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并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
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從當日起收緊環境污染刑事法網,采用操作性較強的定罪標準,降低部分定罪門檻,只要致使超過30人中毒,或造成三人以上輕傷,即可被定罪。
國家在環保政策上日趨嚴厲,這對于被貼上高污染標簽的陶瓷行業來說,將直接威脅到陶企生存。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各陶瓷衛浴產區因環保治理不達標而關閉的陶企數量占總關閉數量的90%以上;面對環保和節能減排的壓力,佛山2007年關停轉的建陶企業甚至達70%。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環保公司開始進軍陶瓷行業。
這些針對陶企環境治理而開展服務的企業,正以可觀的速度在不斷增長。在剛結束的廣州陶瓷工業展上,參展的環保公司達數十家。而目前不少知名陶瓷品牌都與環保公司開展合作共同開發環保治理項目。
環保公司的出現,原本對促進陶瓷行業的綠色生產是件好事,不過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陶企還是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自身的環保問題。
究竟陶瓷企業在環保處理中仍存在哪些問題?環保公司目前面臨哪些發展瓶頸?雙方怎樣合作才能讓陶瓷行業的環保建設更上一個臺階?且聽來自行業專家、陶瓷企業、環保公司的聲音。
三廢處理技術漸趨成熟
在建陶行業內,企業在生產中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是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因此陶企的環保建設也主要圍繞這三方面開展。
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上,目前陶瓷環保治理技術已趨成熟。
據悉,當前建筑陶瓷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主要通過集中到污水處理池統一處理,循環使用后而不對外排放;而對于在使用燃料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廢氣和原料制備、壓制成型所產生的大量粉塵,主要通過脫硫和除塵的辦法以達到排放標準和要求。
從治理效果的角度來看,當前的技術已經能有效處理廢水和廢氣的相關問題。而廢渣的治理則顯得比較特別,各個企業的治理辦法都不盡相同。
據了解,目前陶瓷企業處理陶瓷漿渣的方式有幾種,一種是不經處理,直接倒掉,填埋處理,另一種處理方式就是多數陶瓷企業會選擇的減量處理排放。也有不少陶瓷企業已經有意識地選擇使用帶式壓濾機、離心機、小型低產壓濾機等過濾設備來處理廢渣。不過這些傳統的設備自動化程度低、成本高、耗電大,還要使用聚丙烯酰胺這一特殊藥劑。
除此以外,有部分企業也通過技術更新來進行陶瓷廢渣的回收利用,進行輕質磚、透水磚、釉面磚、廣場磚,以及陶粒等產品的生產,宏宇、歐神諾、溶洲二廠等企業在陶瓷廢渣回收利用中走在了行業前列。
陶企期盼降低治理成本
宏宇副廠長余國民介紹,在廢渣回收利用中,摻入產品中的廢渣可達40%-50%,甚至可以達到更高,生產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雖然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是通過陶瓷廢渣生產出的產品在終端的推廣還不盡人意,這也影響到企業回收利用陶瓷廢渣的熱情。
實際上,成本與效益是企業更多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對于如環保建設這樣只能看到社會效益,卻看不到直接經濟效益的建設項目。
目前來說,企業在環保建設中的難點主要是廢氣治理面臨成本過高的問題。余國民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脫硫塔的成本費用在70-80萬元,其使用壽命只有3-5年,而且這還僅僅是一次性投入的成本,運營的成本更高,設備運行需要的藥劑成本每天都達到2-3萬元,一年下來成本驚人。
與余國民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歐神諾設備部副總經理羅飛,他也認為廢氣的治理成本過高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歐神諾陶瓷的脫硫塔有3臺,還有各傳統陶機的除塵設備若干個,僅噴霧塔的布袋除塵設備就有6個,一個投資100萬元。很多廢氣處理設備的使用壽命不是很長,以脫硫塔為例,脫硫塔以鐵為主材,與廢氣接觸容易腐蝕,所以大大縮短了脫硫塔的壽命。羅飛表示。
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說,成本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高級工程師徐平認為,盡管大多數環保公司所提供的設備品種多樣、技術也逐步成熟,但昂貴的價格讓很多陶企望而卻步。大多數的環保治理并不能為陶企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
需求不對位成合作硬傷
不少陶瓷企業向記者反映,能依據陶企需求而開展針對性研發的環保公司,目前是比較缺乏的。
不過羅飛透露,針對脫硫塔的配件產品容易被腐蝕的問題,已有環保公司研發出用化學纖維制造的脫硫塔,產品壽命大大延長,但是價格也比傳統的脫硫塔高出一倍,企業會慎重考慮是否選用該產品,畢竟高價投入也是一個問題。
羅飛認為,如果環保公司能從陶企降低成本的需求出發,設計研發出性價比更高、性能更優的環保設備,那么未來環保公司與陶企的合作將更頻繁、更深入。
事實上,諸多企業認為,目前陶企與環保公司尚未開展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原因,在于兩者在環保方面的需求并不對位。
各個陶企的生產條件不同,產能不同,包括廢水、廢氣中的成分也不一樣,這就需要環保公司針對陶企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研發。余國民表示,現在極少有環保公司對陶企的環保建設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更多的只是將設備賣給陶企。
針對于陶企在環保建設方面的需求,佛山華清環保公司(以下簡稱 華清環保 )提出了承包陶瓷 三廢 處理工程的方案。據了解,華清環保在陶瓷行業的業務定位為 1+N ,公司今年更啟動承包工廠廢水處理和廢水廢氣設施處理工作,為陶企推行保姆式的服務。從長遠來看,這樣可為廠家大力節省治理成本。華清環保總經理萬杏波說。
為培訓在陶瓷環保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們已與華夏陶瓷研究所進行了多年合作,還特別成立了實驗室,讓技術人員在里面從事國際標準的測試。作為英國易吉配公司、英國陶瓷研究協會等公司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或辦事處,廣州市越秀區安尊陶瓷貿易商行(以下簡稱 安尊陶瓷 )常務董事安得仁(Adrian Allen)表示,讓我們的產品更契合中國陶企的需求是開展合作的最終目的。
內外兼攻促長遠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陶瓷行業對于自然的破壞遠遠不及鋼鐵、造紙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不過現在甚少有上述其他行業在環保方面的負面消息。
記者了解到,現階段,其他行業的大部分港資、臺資企業都將環保設施外包給專業的環保公司處理,以確保各項生產指標符合排放要求,而環保公司的相關技術工程師也會長期駐扎企業進行現場實現和測試。
在陶瓷環保建設中,關鍵是看企業是否有足夠強的社會責任感。萬杏波認為,目前陶瓷行業的技術和設備都能夠解決陶企環保建設的需求,更多地是需要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推動陶企與環保公司的合作進程,讓陶瓷行業的環保建設更上一層樓。
廢水處理和循環再利用難度并不大,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愿意去執行。余國民表示,環保治理工程不僅需要企業提高意識,自覺自愿主動去做,更需要政府的相關機制來進行落實,現在環保部門在陶企的每個氣體排放口都裝有探測器,環保部門可以在線監控企業氣體排放是否超標,這樣就可以有效杜絕亂排放的問題。
實際上,企業與政府對環保問題的不同態度,決定了我國不同陶瓷產區在環保建設方面的差異。
相比佛山產區在2007年大力整治后出現的 藍天白云,目前其他新興產區正遭受環境污染。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透露,外產區的工業用水較便宜,從成本上來說,陶企治理廢水并回收利用的成本高于工業用水,加之陶瓷產業也是當地支柱產業,所以在廢水排放方面執行力度不嚴,導致企業偷排廢水十分嚴重。
徐平認為,現階段,大多數陶企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都是被動型的,企業環保建設主要隨國家政策的導向來展開,當國家收緊環保標準才會倒逼企業在環保建設的投入。
正如安得仁所說:要想中國企業增強對環保問題的重視,需要政府頒布更為嚴厲而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措施,或者當環境問題嚴重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陶企才會主動加大在環保方面的投入。
專家視點
行業需要環保建設領先企業佛山市能源利用監測中心技術部部長 謝炳豪
針對陶瓷廢氣治理,全國所有陶瓷產區中,佛山地區做得較好,其脫硫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廣東偏遠陶瓷產區如肇慶、清遠等地,對廢氣的治理力度還稍顯不夠,這與各地政府 是否重視對當地陶瓷企業環保生產的監督與執行有莫大關聯。
在陶瓷廢渣處理方面,我國倡導陶瓷企業對陶瓷廢渣的自行回收和利用,特別是利用拋光廢料生產輕質陶瓷磚,歐神諾、宏宇、溶洲二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是陶瓷領域中推廣低品位原料、固體廢料綜合利用技術方面的典型例子,行業也需要像這樣的領先企業來帶動整個行業的環保建設。
雖然大家都看到重新應用陶瓷廢渣生產瓷磚的前景,但大多數陶瓷企業寧愿選擇填埋陶瓷廢渣的方式,也不肯投入過多資金來開發與測試輕質磚的生產技術,這與他們追求短平快的營銷模式有很大關系。
更為嚴格的《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執行新的限值,一直從事清潔生產研究與開發的佛山陶瓷學會,最近在全國各陶瓷產區的陶瓷企業開展調研項目,以制定出新的更加符合全國陶瓷企業綠色生產的排放指標。
品牌定位決定企業環保高度高級工程師 徐平
從當前國內環保企業所提供產品來看,環保設備的品種是足夠的,技術上也日漸成熟。不過,從陶企自身的角度來說,成本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盡管很多環保公司的產品環保治理的效果很好,但是價格較貴,而且環保并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很多陶企根本無力使用。
實際上,陶企的環保建設與企業的定位有很大關系。如果陶企品牌定位低端,產品價格較低,那么相應就沒有足夠的利潤來進行環保方面的整治;而如果企業定位高端,它就需要與其定位相匹配的企業形象,加上產品售價較高,他們也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環保的建設。
目前,陶瓷行業在環保方面的發展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進展,但是也呈現出區域性的發展差別。相比而言,佛山陶企在環保方面要比國內其他產區企業要好很多,但是與歐洲陶瓷強國相比較的話,在環保治理和廢氣排放等方面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歐洲國家在誠信建設和環保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誠信建設是我國環保處理的基本前提。企業只有將社會責任感提升起來,并且提升企業的定位,才能將環保建設做得更好。
成功案例
廢水利用:
有一個設備能100%回收衛生潔具和日用陶瓷生產過程中的釉料,回收后的釉料還可直接加進生產進程而無需再用化學材料來調整和加工,更重要的是,它能循環利用上萬公升水 這個名叫艾思卓(Xtract)的泥漿及釉料回收系統現階段正應用于相關企業中。該系統及技術由安尊陶瓷代理。
安得仁介紹,艾思卓這一獨特系統可減少衛生陶瓷或日用陶瓷釉料的使用量。一般來說,企業在噴霧塔工序會損失25%的釉料,我們則可將損失的這部分釉料完全回收。據了解,其他設備在回收釉料時需使用大量的水,也需在回收釉料里加入大量化學物質使其重新應用于生產中,艾思卓系統則省去了這一塊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艾思卓系統可自動控制釉料的流變性能,使其在密度和粘度方面符合生產要求。一般來說,該系統的投資回報期為12-18個月,而其維護成本并不需太高。
實際上,安尊陶瓷是英國安得仁公司在中國的辦事機構,代理了眾多世界著名的質量控制儀器和機械廠家、咨詢服務機構等先進技術,在幫助陶瓷生產廠家建立完善的原材料、在線控制和成品測試的質量控制系統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廢氣治理:
國內某家陶瓷企業以水煤氣為燃料,為避免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符合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要求,廠家決定對相關設備進行總體規劃和技改。今年4月,該企業找到了華清環保。
現有3條輥道窯,擬把這3條窯爐的廢氣用1條集煙管道收集于1座濕式脫硫塔進行脫硫處理后排放,3窯合用1套濕式脫硫塔。在現場科學調研的基礎上,華清環保總經理萬杏波認為,根據企業的車間地理方位及現有設備的擺放位置,擬按車間集中治理。
據了解,在正式開展建設之前,該工程的設計范圍包括脫硫工藝系統設計,脫硫設備的優化布置和防腐工程設計,電氣、自控系統設計等,因此所配備的設備包括脫硫主體、加藥系統、供液系統、除霧系統、電氣系統等。 按雙堿法脫硫原理理論計算,該企業的標況總煙氣量為158000m3/h,每小時可脫除二氧化硫173.8kg。萬杏波在分析廠家環保改造后的經濟效益時說道。
具有近10年環保生產技術經驗的華清環保,專注于各類廢水、廢氣中水回收利用處理等環保工程的咨詢、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和環保設施運營。該公司已幫助諾貝爾磁磚、蒙娜麗莎瓷磚、科達機電、正大釉料等品牌推進環保治理項目。
廢渣壓濾:
在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賀豐村外海大基(吉利河邊)的小西灣固體廢物處理中心,每天都有眾多小西灣名字的槽罐車來往于此。作為禪城區首家引入民間資本投資的陶瓷廢漿渣綜合利用項目,小西灣每天要處理禪城區98%的陶瓷企業廢渣,這些產品將用于生產輕質磚等新型環保建材產品。
去年年底開始,小西灣采購了40臺佛山市金凱地過濾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金凱地 )的陶瓷廢渣高壓壓濾機,目前日處理能力達10000噸,要處理這么大的廢渣量,傳統的陶瓷廢渣壓濾機需要120臺。據悉,此前小西灣日處理能力僅3000 4000噸。
金凱地總經理龐仲達告訴記者,按1.5條拋光磚生產線每小時產生6噸廢渣處理量來算,其設備不用添加藥劑(聚丙烯酰胺),可比傳統機器每月節省藥劑成本12000元,回用水回用量可提升10%以上。更重要的是,壓濾后每噸漿渣含水率比帶式機、離心機低10%以上。據采訪,一家日產量30000平方米的陶瓷企業,通常配備兩臺金凱地陶瓷廢渣高壓壓濾機即可滿足其基本需求。
成立于2005年的金凱地,主要生產廢渣、污水、污泥的壓濾機,由于對環保設備采用的過濾材料非常熟悉,目前企業以環保設備和過濾材料兩條腿走路,年產值以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