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大范圍的重度和嚴重空氣污染。從2011年年底開始,一些地方霧霾的頻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間空氣監測熱受到輿論關注。當時,在環境部門例行通報的空氣質量報告中,PM2.5尚未包括在內。環保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曾表示,PM2.5放入強制性污染物監測范圍,是解決灰霾等環境管理的需要。
隨著,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獲環保部原則性審議通過,標志國內正式將PM2.5、臭氧等列入約束性指標。地方也紛紛開始上馬新的PM2.5監測項目。機構預測,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即達8億元左右,PM2.5監測儀器市場有望迎來一輪爆發行情。
盡管近期以來一直被冠以“PM2.5監測龍頭股之一”而備受市場熱捧,但杭州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高管人士卻對記者表示,公司2012年全年逾8億元的營業總收入中,只有不到1億元是來自于空氣質量監測(以PM2.5監測為主)的業務收入。
“我們中標的國內某二線城市的一個環境監測站,總共配備了30多臺空氣質量監測儀器,其中只有一臺是PM2.5監測儀?!痹摳吖苋耸恐赋?,環境監測的市場前景大而廣,PM2.5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焦點,但其僅僅是眾多空氣質量監測指標中的一種而已。
PM2.5代表了個發展方向,也就是說全社會的政府和公眾,都對我們國家環境污染的情況已經非常重視了,對于空氣監測,水的監測,包括一些其他污染物,比如最近的重金屬和食品安全、飲用水等等都說了很多這方面的事情。聚光因為做各種各樣的監測,聚光不光是環境監測,還有其他的監測,各種各樣的環境產品。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聚光的產品在未來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管是環境、安全、工業,都有很多的空間。
在空氣質量監測領域深耕多年的另一龍頭股先河環保股份公司,其市場部部長杜新平也對記者表示,在業內,大家更多關注的是灰霾的情況,而不僅限于PM2.5監測。例如北京和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目前已經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和臭氧5項指標之外,增加了包括顆粒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線監測分析儀器。其設備投入要比5項指標空氣質量監測站的投入大得多,這一市場的擴大將成為公司未來兩三年內或更長時段的業績支撐。
兩公司的上述說法得到了國內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師的認同。該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如果把環境監測行業看成一個整體的市場,那么下屬的細分市場板塊的區分因素就是一個個影響環境質量的具體指標。例如在空氣質量監測領域,從理論上來講,除了當前國家已開始強推的5項監測指標外,還有VOC、粉塵、酸沉降和溫室氣體等一系列指標。“光VOC這一大指標體系下面就涵蓋上百個細分指標,增加一項指標就須增設一臺監測設備。一臺VOC監測設備目前的價格在200萬元左右,遠遠高于PM2.5監測儀平均15萬元/臺的價格。這些領域未來可釋放的市場空間要遠超PM2.5監測。”
事實上,2012年4月環保部發布的《國家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已提出,“十二五”期間將逐步開展空氣中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以及地表水質的生物毒性、揮發性有機物等諸多指標的試點監測工作。據分析,“十二五”期間,環境監測行業在PM2.5之外,還將啟動火電廠煙氣在線監測、空氣和水質重金屬監測、水質生物毒性監測等多個指標體系的在線監測市常
綜合多家券商測算的市場增量為:在PM2.5監測領域,“十二五”期間全國擬建1500多個監測點位,估算每個地級市需8套設備,如果按照每套設備均價15萬元測算,則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PM2.5設備市場空間大約為4億元。另外,今年到“十二五”末,國內環境監測領域還將啟動的市場空間有: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約800到1000套,污水在線監測系統約15000套,煙氣在線自動監測系統13000套,由此可帶動起的整體環境監測市場空間大約在100億到200億元。
PM2.5監測設備市場規模有限且國內設備市場占比有限。按照地市級環境監測設備的參考價格,PM2.5監測設備的價格大約在15萬元,目前大約有287個地級市需要安裝PM2.5設備,我們取人均GDP與中位值接近且城市規模相對較小的廈門為標準,廈門島1565.09平方公里配套8個監測點,平均195平方公里配套一組設備,我們按照每個地級市至少要配套8套設備,那么預測整個市場大約3~4億元人民幣。由于使用國產設備的監測值在國際上的公信力度受到一定的質疑,使得國內設備市場份額有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