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夜間,歐盟委員會在一片爭議聲中提前宣布了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決定,同時宣布將在6月6日至8月6日間先征收11.8%的稅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稅率將提高至47.6%,這將對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構成巨大的沖擊。
上證報記者從光伏行業人士處獲悉,未來中國光伏行業與歐盟仍將繼續就價格承諾問題進行磋商,不過國內企業間對于價格或數量承諾問題已存在較大分歧。相對悲觀的分析人士甚至認為,新一輪磋商難改最終結果。對于國內企業來說,調整市場是當務之急,目前日本等新市場的需求量已經出現放量增長勢頭。
國內企業難達共識
自從歐盟委員會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大棒落下后,國內光伏行業立即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在結果宣布前,光伏行業資深分析師曾告訴記者,絕大多數企業對于承擔20%至30%的稅率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寧波一家光伏組件出口企業的負責人6日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光伏組件平均價格在0.62至0.65美元/瓦,若加上11.8%的稅率,價格將上升至0.72美元/瓦左右,與來自韓國等地的產品價格接近,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國內大部分企業目前已無利可圖,未來也不存在降價空間。看似溫和的稅率已扼住了大部分企業的喉嚨。
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4日表示,愿意繼續和中國的出口商、商會談判,希望盡快通過“價格承諾”友善地解決爭端。從代表國內光伏企業進行談判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下稱“機電商會”)傳出的消息,5日機電商會已召集幾十家國內光伏企業負責人探討下一步談判的具體方案,顯然焦點在研究形成價格承諾或者數量承諾方案。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非常嚴峻。
“此前感到歐盟對于談判毫無誠意,一方面是歐盟方面提出提價幅度不低于47.6%的懲罰稅率,另一方面對于基準價格的認定也不盡合理?!币晃恢槿耸空f。各個企業出口歐盟市場的份額不同,企業本身的議價能力不同,即便在行業內對于價格承諾或出口配額的爭議也非常大。
一些新能源行業分析師認為,機電商會與歐盟委員會談判明顯缺少博弈的籌碼,甚至有觀點明確認為中國光伏產品被征收47.6%的高稅率在劫難逃,而且中國光伏產品很快還將面臨歐委會對反補貼調查的宣判。目前行業內基本將希望寄托于中國政府對其他歐盟進口產品實施的反制手段,使歐盟委員會在壓力之下有所妥協。
日本或成新市場
“倒下的只是部分企業,而不會是整個行業。”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王海生之前就對記者表達過這樣的觀點。許多企業在2012年7月歐委會對華光伏產品啟動“雙反”調查之初,已經逐步降低了對歐盟市場的出口份額,轉戰日本、澳大利亞等新市場或國內市場。
近期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日本等新市場已經打開。晶澳太陽能一季報顯示,毛利率終于由負轉正,日本市場開拓初戰告捷,并開始進行澳大利亞市場的布局。6月5日A股上市公司向日葵公告稱,于當日與日本NextEnergyandResourcesCo.LTD。簽訂了4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銷售合同,合同總金額合人民幣1.71億元,占到公司201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3.95%。公司預計上述項目將對公司2013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獨立研究研究機構的新能源分析師告訴記者,財務狀況較好的企業都在從歐洲市場且戰且退,轉戰亞太地區最大的市場——日本,由于日本市場進入門檻較高,對產品質量較高的企業更加有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