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補貼最后機會”、“節能補貼倒計時”、“搶購價”……自去年6月1日啟動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截至本月底將告一段落,近日,上證報記者在蘇寧、國美等家電連鎖賣場里看到,各大家電廠商都借節能補貼的收官大打促銷牌,而家電賣場也借此搞起活動,在5月底發起最后一波銷量沖刺。
家電節能補貼的推出,曾被視為家電企業的利好。一年來,該政策也確實對家電消費起到了拉動作用。不過,節能補貼政策未來是否會得以延續,目前尚未有官方說法。據調查發現,對于補貼政策該不該延續這個問題,不少家電企業持否定態度。
節能補貼提升家電產品銷量
去年6月1日,財政部再次啟動了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推廣期暫定為一年。按政策規定,消費者購買相應型號的高效節能家電,可享受國家能效補貼。
中怡康研究數據顯示,2012年節能惠民工程政策帶動3270萬臺高效節能家電的推廣,拉動消費需求1154億元。奧維咨(AVC)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彩電節能政策的實施使電視機單價平均下降了115元,對終端的價格拉動貢獻達到5%。
具體公司方面,如格力電器等家電上市公司近幾年在營業外收入中都有節能補貼這一項,去年格力的此項收入為4.8億元,但與2011年的16.7億元和2010年的21.5億元相比,逐年呈回落態勢。“節能補貼近幾年都有,但每次涉及的具體產品和補貼情況都不同。”一位研究員表示,隨著這幾年的政策引導,節能產品在市場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未來扶持政策也有逐漸減弱的可能。
家電銷售爭搶節能補貼末班車
2011年空調能效補貼政策結束和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前夕,所涉及的家電產品都曾出現一波搶購潮,節能補貼政策的到期,很可能也會引發一波消費熱情。顯然,這次各大家電品牌和家電大賣場也不想放過這個機會。
為搭乘節能補貼政策的“末班車”,蘇寧、國美均趕在政策結束前最后一個周末,于5月24日至26日三天時間里打響最后一槍。走進蘇寧賣場,上證報記者看到到處掛著“節能補貼最后機惠”的標語,許多空調、電視、冰箱上都貼著“搶購機”、“節能補貼倒計時”的標簽。工作人員稱:“這個月是沖銷量的,這樣的大型返券活動以后可能不會再有了。”
上海交家電協會秘書長韓建華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節能補貼政策對家電銷量起到了一定的拉升作用。政策結束后,家電價格將回歸正常,市場格局也會重新調整,重新尋求各類產品的價格定位。
行業呼吁補貼政策離開舞臺
家電補貼政策臨近尾聲,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是,該政策是否會延續。韓建華說,是否有新政策暫時還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但在他看來,從單純的節能產品補貼來看應該差不多收官了,“補貼只是短暫的刺激之一,未來企業應該通過提高產品的品質,形成一定的標準,而不是沒有了補貼就不再注重節能創新。”
據了解,盡管節能補貼有助于家電企業提高產品銷量,但不少家電企業卻紛紛表示,不希望再有補貼政策的延續。
此前美的電器董事長方洪波就直言不諱:“家電補貼政策不宜長期實施。”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如果國家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格力也會支持,但我們還是建議這些政策不要再執行了,應該讓企業按照市場規則來競爭。”
為何家電企業會有這樣的想法?一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補貼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大企業做得比較規范,有些小企業可能會鉆政策的漏洞,打點“擦邊球”以搶占市場、求得生存,這樣反而會削弱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所以龍頭企業都不希望這些政策長期實施。另外,補貼政策對消費者而言雖是優惠的,但一定程度上也透支了未來的銷量,政策一來,銷量忽然提升,政策一走,市場就明顯下跌。對企業來說,更希望立足于長期穩定的發展。
對此,韓建華也表示,“補貼政策一方面拉動了內需,但它可能會影響市場競爭,透支家電消費。比如之前的家電‘以舊換新’結束以后,就出現了2012年1月份銷售的‘冰點’。而節能補貼結束后,家電銷量上也會有所回落,6、7月份可能會難熬一些。”
對于補貼結束,企業面臨銷量下降的問題,韓建華稱,“拉動內需的政策應該是持續性的,只要企業高產品的檔次、能效等級得到認可,不需要補貼政策也能提升銷量、穩住價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