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山由紀夫在出任日本首相前表示:“我們計劃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時25%的水平,這是我們的中期目標。”這比前首相麻生太郎今年6月宣布比2005年減排15%(相當于比1990年減排8%)的中期目標計劃的目標相差得多。據悉,日本將在今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議上提出自己的計劃。
去年11月,備受爭議、起步緩慢的日本國內排放權交易也走上正軌。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國內將形成致力于削減碳排放的三項制度,具體包括國內排放權交易、企業自愿減排以及京都機制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交易。與歐美采取的總量限制交易(cap-and-trade)不同,根據規定,試行的日本國內排放權交易,采取的是自愿制定減排目標的原則,如果沒有達到減排目標的企業,可以從其他企業那里購買多余的減排量,也就是說,減排量就可以在國內企業之間自由流轉。新制度不僅認可企業自愿設定的排放總量,還認可每單位產量的排放量。而后者允許排放量在能效提高的同時,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長。而且每個企業最終達標與否的結果并不會被公布,因此也有人質疑該制度能否起到減排的實際效果。
雖然日本的排放權交易剛起步,但是日本的減排效果成績斐然,這依賴于日本的節能法。目前,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日本節能法稱為《有關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該法律是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背景下于1979年6月22日制定頒布的,前后經過了1993年、1998年、2002年和2005年四次修訂。現行法律于2006年3月28日由經產省發布,共有八章99條,包括涉及工場、運輸、建筑物、機器器具的節能措施,以及總則、基本方針、雜則和罰則等條款。日本政府通過不斷出臺和完善節能法律法規,并配之各項政策措施,形成了健全的節能法規體系,使各項節能工作始終體現了法制化、規范化的特點。
第一,建立完善的節能管理和服務機構。一是政府層面由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負責制定節能工作基本方針、節能政策、節能法規措施、提供節能補助金、優惠稅制等支援措施。全國總計九個地方經濟產業局負責本行政區劃內節能法的宣傳、調研節能對策、節能工作的咨詢、能源管理師考試、能源指定工廠的指定、各種法定申報書的受理、審查定期報告以及現場檢查等活動。資源能源廳在九個局設有九個節能辦公室,負責節能執法工作。二是建立了全日本的節能中心,負責執行節能法規定的制度、信息收集、節能診斷指導、普及教育、向消費者提供信息以及國際合作等相關任務,其經費主要依靠財政。國家節能中心還下設七個分中心。三是建立了能源產業發展開發機構,以產業化、實用化為目標,支持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的研發,是日本節能事業的重要推動力量。四是建立了節能服務公司,負責節能診斷,節能改造的設計、施工、施工監理、引進后節能效果的檢測和驗證、引進后的設備和系統的維護、運行管理、事業資金的籌措和融資等。
第二,建立完善的節能工作制度。一是建立能源指定工廠制度。根據日本節能法規定,能源消耗大戶必須建立指定制度,即第一種和第二種能源指定工廠制度。其中第一種能源指定工廠是指每年生產各種產品消耗能源總量折算成原油達到300萬升的工廠,第二種能源指定工廠是指能源年消耗總量換算成原油達到150萬—300萬升的工廠。截至2008年3月末,全日本共有7640家第一種能源指定工廠,6476家第二種能源指定工廠。根據節能法規定,能源指定工廠必須依法履行節能義務,包括能源管理人員的選任義務、提交能源使用狀況的定期報告義務(每年6月末完成)、第一類企業提交3—5年中長期計劃書義務等等,政府依據工廠年度用能報告對企業用能是否合理進行監督。二是建立了能源管理師制度。日本節能法規定,在節能工作中必須推行能源管理師制度,即第一種能源指定工廠必須配備能源管理師。每年進行能源管理師全國統一考試,每次合格率僅為25%,通過考試將獲得經濟產業大臣頒發的資格證書,并在經產省備案。目前全日本共有約6000名能源管理師。能源管理師主要負責指導工廠用能設備維護、制訂定期報告、向業主提出節能工作建議及監督節能所有業務。三是推行節能產品領跑者制度。領跑者制度是以能耗效率最佳產品的值為基本設定目標標準值,將必須達到同一目標標準值的產品分為同一類,并根據產品技術進步不斷修訂標準值。根據節能法,制造商必須遵守標準,否則將受到警告、公告、命令、罰款(100萬日元以下)等處罰。到2006年4月,日本已將24種家電、汽車等產品列為“領跑者”對象。在銷售環節,實行“節能型產品銷售商評價制度”。對營業面積800平方米以上,家電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50%以上的商店每年進行評選,并公布“節能型產品普及推進優秀店”名單,授權懸掛全國統一的圖形標志。在消費環節,實行能效標識制度。從節能標識標簽上消費者可以了解到能效等級、每年的能源消費量、節能標準達標率、能源運行費用、生產廠商、產品名稱和型號等內容。隨著產品的更新和進步,每年進行一次調查,當達到最佳標準的器具比標準制定時增加30%時,重新評價能效最佳標準,每年4月1日進行多級評價標準變更。四是推行了節能標簽制度,即按能耗級別在產品上加貼標識,給消費者提供產品年均耗電量等有關信息。截至2007年8月,日本已對空調設備、電冰箱、電視機、電子計算機、變壓器及微波爐等16種產品實施了節能標簽制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