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整合讓中國供應商擴張海外市場,但美國和日本市場依然被當地供應商所主導。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Solarbuzz最新一期組件追蹤季度報告,2013年第一季度前20大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占據了全球光伏出貨量的70%。
NPD Solarbuzz分析師廉銳解釋道:“太陽能光伏制造商持續整合正為領先的一級組件供應商創造機會。2013年第一季度前20大組件供應商所占市場份額大幅提高,從去年同期的58%增長至70%。”
隨著太陽能光伏產業終端市場需求日益國際化,一級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正實施積極的海外營銷戰略,來增加市場份額。這種情形在中國前10大一級光伏組件供應商中最為明顯,如英里綠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陽光電力、晶科能源和昱輝陽光。
中國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繼續主導全球供應版圖,過去四個季度全球41%的組件出貨量來自中國前10大一級供應商。此前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中國新入圍一級供應商,如晶澳太陽能和海潤光伏,由于增加了太陽能光伏組件出貨量也提高了市場份額。
廉銳補充說:“中國前十大供應商在遭遇本土組件供應商激烈競爭或實施太陽能光伏激勵政策的國家不太成功。比如,在美國和日本太陽能光伏市場,當地制造商依然位居本土光伏組件出貨量首位。”
過去四個季度,美國光伏制造商First Solar和SunPower在美國市場的組件出貨量領先其他競爭對手。在日本,領先的本土光伏組件供應商夏普、京瓷、松下和Solar Frontier的表現也
優于中國競爭對手。
中國一級光伏組件供應商在歐洲國家、新興太陽能光伏市場以及中國和澳大利亞的主導地位與出口到美國和日本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歐洲領先的一級光伏組件供應商,如Conergy和SolarWorld,繼續以品牌認知度和價格水平較高的歐洲和北美為目標市場。然而,這種策略卻以犧牲全球滲透為代價,因為在前二十大組件供應商中它們的市場份額從2012年第一季度的10%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5%。
盡管太陽能光伏組件價格在主要光伏終端市場搖擺不定,但是前二十大一級供應商的平均銷售價格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的組件價格穩定在0.76美元/瓦,去年同期為1.03美元/瓦。
廉銳表示:“2013年第一季度組件價格的穩定主要得益于當季終端市場需求的地理轉移,日本等組件價格較高國家的強勁需求阻止了全球價格的進一步下降。然而,各個國家的價格仍有很大不同,不同技術類型組件的價格也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貿易糾紛和國內制造激勵政策正在多個光伏終端市場制造進口限制,所以供應商市場份額和各個國家具體的價格水平將在2013年剩余的時間里越發主導領先的一級組件供應商的全球戰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