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的最后一天,北京依舊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新年以來第四次“霧霾”已持續5天。
嚴重的霧霾天氣再次敲響了環境治理的警鐘。
“霧霾”究竟從何而來?
根據環保部衛星中心遙感監測,1月30日灰霾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陜西、四川等地區,灰霾面積約115萬平方公里。
“過去霧霾天也很嚴重,但像今年這樣,從北京一直延伸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數千公里連成大片的情況卻是第一次。”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分析認為,此次霧霾天氣過程具有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濃度水平高的特點。
2012年2月,我國發布了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愿景。
這種背景下,霧霾使人們對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更加憂慮。
“如此大范圍霧霾天氣,主要是氣象條件引發的。靜溫和大氣濕度最終導致了高濃度PM2.5的產生?!辈癜l合說。
僅僅是氣象條件導致了這么嚴重的霧霾天?專家普遍認為,除了氣象條件外,霧霾和粗放的生產方式等也密切相關。
如何破解“霧霾”困局?
中央氣象臺預報,1月31日至2月2日,將有一股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并伴有雨雪天氣,霧霾將趨于逐漸減弱或消散。
我們只能默默地等待“大風吹”嗎?專家認為,主動出擊、“釜底抽薪”才是治理霧霾的根本。
“做好PM2.5的監測、信息發布及其污染防治,是今年的重中之重。”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說,要加大治理力度,確保2015年重點區域空氣中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年均濃度下降6%。
周生賢倡議,又逢春節,大家還是少放或禁放煙花,每個人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盡其力,環保事業才能在潺潺細水匯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持續向前。
“在此次污染事件中,暴露出我們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辈癜l合說,“在法規層面上,從2008年我國就開始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至今沒頒布。”
在技術層面上,“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種主要污染物實施排放總量控制。如何將總量減排與改善環境質量結合起來?柴發合說,在“十二五”期間,應進一步堅持并完善排放總量控制,同時大幅度增加環境質量目標的內容,有限度地把環境質量納入區域考核范圍,逐步解決污染減排和環境質量之間的掛鉤問題。
柴發合希望國家盡快建立大氣污染科技專項,集中全國的力量,搞清楚我國大氣污染的來源,并摸索出解決這些污染的技術途徑和技術方法。
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白志鵬建議,我國應建立灰霾污染監控預警機制,一旦預測到可能發生大規模、嚴重的灰霾污染,就要提前啟動污染源削減行動,警示公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