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服務產業由原來的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發展到現在包括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多種所有制企業并存的局面。一批上市公司也逐漸擴大節能服務業務,并取得驕人的業績。天壕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為主營上市的節能服務公司。
事實上,自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后,我國節能服務產業便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此后,國家相繼出臺了多個支持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技術扶持政策,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加快節能減排工作進程。
2012年,各項政策已經在目標、路徑上進行了具體的量化,開始從“重方向”向“重落實”轉變。在工業節能方面,《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在建筑節能方面,《“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建筑節能形成1.16億噸標準煤節約能力。
目前,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聚集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布局,在各區域內,又形成了以各省中心城市帶動的區域發展格局。
有分析報告預測,根據國家對節能減排特征及市場化路徑的探索,從2013年起,中國節能服務領域的政策支撐將向市場化、多元化及產業化的方向轉變。“市場化”指的是政策取向將由單一支持項目向培育節能服務市場轉變,增加節能服務市場需求;“多元化”指的是服務領域由以工業為主向工業、建筑和交通等多領域轉變,不斷擴大節能服務范圍;“產業化”指的是發展定位由市場化機制向戰略化新興產業轉變,通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做大做強節能服務新興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