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建筑節能的標準和政策,使用節能型的建材、器具和產品,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能,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以減少能源消耗。近年來,我國建筑節能也隨著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發展從理念不斷地走向了實踐示范,成為我國政府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但由于我國建筑節能起步較晚,且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因此建筑節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我國應該在借鑒國際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國建筑節能政策制度,全面推進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
一、發達國家建筑節能政策的共同特點
發達國家從1973年能源危機時開始重視建筑節能,經過30多年的努力,新建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已經減少到原來的1/3~1/5,其中節能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沒。盡管各國制定節能政策的出發點不同,但采取的節能政策措施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共同點。
1、建立完善的建筑節能管理體制
節約能源一直是德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聯邦層面由環境部負責,為了深入推進建筑節能,由聯邦交通建設和住房部、環境部以及KFW銀行共同出資成立了德國能源署(DENA)。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技術、政策、法規等多管齊下,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格局。
2、注重建筑節能立法
許多國家不僅制定了節能法,還專門制定了一系列建筑節能法規、標準等法律文件。美國1978年就制訂了《能源政策法》,德國1976年實施生效了《關于新建筑物節能法》;而日本制定的建筑節能法則要求建筑業主能自主進行節能應用,規定以“熱損失系數”作為判斷建筑物節能性的標準。
3、采取經濟政策鼓勵建筑節能
在西方發達國家建筑節能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政府都有相應經濟激勵政策。如美國對新建節能建筑減稅,凡在國際節能規范(IECC)標準基礎上節能30%~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可以分別減免稅1000美元和2000美元;歐盟則提出了包括開征能源稅、稅收減免、補貼和建立投資銀行貸款等規范性的財稅政策。
4、加強節能與開發并重的科學研究
主要開展三個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筑節能技術研究,主要是建筑節能綜合研究,建立“節能型”建筑體系;注重太陽能、地熱等建筑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建設節能試點工程和樣板建筑,如美國政府為取得制定節能政策的定量數據資料,由政府出面組織辦公樓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節能型樣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