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世界日報》1月5日消息,泰國能源部替代能源及保護能源發展廳廳長安努昨天(4日)表示,該廳計劃推出促進小區建立發電視項目,可使用「象草」做為原料,開發甲烷發電力。該策略由能源部部長蓬薩提出,并已得到英拉總理認可,各相關部門按步驟實施。
他說,該項目過程為栽培象草、技術栽培、收割及促進投資,吸引私營企業投資電力廠及生產天然氣替代燃油系統(CBG)。此系統能在遠離天然氣系統的地域接管道,且成本較低,僅為每公斤14-15銖。
安努表示,小區發電廠項目已經研究了10年,將有1萬座小區囊括其中,或計為建立1萬座1兆瓦的小區發電廠,每座電廠將使用800-1000萊的草地。該項目總投資為1億銖,計劃將由私企投資60%,小區-農民聯合投資40%,預計6年后將獲得投資回報。而小區-農民投資部分,先由政府投資20%,另外20%農民為借貸周轉資金。讓農民成為電力廠的主人、象草培植者并共同集資建立生物氣體系統。
安努說,質量優良的象草每45天就能收割一次,種植1次收益7年,如果按每頓300銖計算,種植象草比種木薯及大米劃算。該項目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統,并確保有明確及穩定的市場需求,同時,國家正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因此,該廳建議上述項目應首建在呵叻府邦充縣,因為該縣具備有合適的種草場地及相對完善的電線網系統,符合項目要求。此外,根據電價補貼政策系統的價表,將此項目的電價定為4-4.5銖每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