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內部報告中,對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此前的8月26日,工信部、發改委在其 《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中指出,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非常嚴重。
這個論斷猶如當頭一瓢冷水,原本活躍的中國新能源產業頓時噤聲。
對此,科技部迅速做出反應,進一步了解情況。科技部相關官員和專家經過近一個月的調研,最終將一份關于光伏、風能、核電產能情況評估的報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層領導面前。
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報告得出結論認為,“產能過剩”的判斷有失公允,并擔心這一論斷會誤導輿論,影響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正常發展進程。
一位科技部官員就質疑:“新興產業何來過剩?新興產業出現重復投資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不然哪來的競爭,哪來的進步?”
摸底真實產能
科技部調研組曾試圖尋找一組有關中國光伏產能的真實數據,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即使發布產能過剩信息的主管部門,也并不掌握翔實信息。
據悉,《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是由社科院下屬研究所編制,數據來源大多為公開信息的集納。
以光伏產業基礎原材料多晶硅為例,一些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立項的多晶硅項目超過50個,投資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總產能超過23萬噸。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產能已經“超出了全球總需求的兩倍”。
科技部則懷疑,根據這些數據得出的“產能過剩”結論有多大可信度?貿然依此制定相關政策更是蘊含一定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